【賺錢懶人包】5000元消費券起8月起派發 記者教你點申請點賺多400元
特區政府今日公佈「消費券計劃」詳情,5千元消費劵金額將根據不同儲值支付工具分兩或三期發放,登記期由下月4日開始至8月14日結束,合資格人士可透過電子或書面表格登記。凡於今日即6月18日或之前年滿18歲並在港居住的香港永久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均合資格申請。政府將透過支付寶香港、八達通、Tap & Go「拍住賞」及WeChat Pay HK四種儲值支付工具發放消費券,成功申請者最快可於8月1日起領取消費券使用。政府又指因應市民的需求決定放寬限制,容許市民用消費券乘搭公共交通工具。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預計有720萬人合資格申請消費券,涉及360億元。他指計劃是希望鼓勵市民消費,在本地經濟中流轉,幫助經濟復甦,同時鼓勵市民及商戶使用電子支付。以下是BusinessFocus記者綜合記者會及以往已公佈的資訊而歸納出的「消費券懶人包:七大常見問題」,包括怎樣有機會藉着善用消費券多賺400元,以供讀者參考:
【Q1:誰有資格可領取消費券?】
5000元消費券將按不同支付工具分兩至三期發放有關金額,市民最早在8月1日起可以領取。在今日或之前年滿18歲的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即符合資格申請,料共有720萬人合資格領取360億元。合資格申請人必須要在過去2年內經常在港居住,亦有一些人獲豁免,例如:參加廣東或福建計劃的長者;境外求學的學生;參加勞工處工作假期的港人;因健康問題在香港以外留醫的人士;政府派駐海外的人員,以及一些因公司派往外地短期工作,過去2年未能回港的人士及其家人。至於在港工作的外傭或外國人則不合資格申請消費券。
【Q2:市民如何申領消費券?】
市民可於7月4日至8月14日,透過政府網站www.consumptionvoucher.gov.hk或以書面表格登記申請消費券,申請時要提供個人資料、手機號碼以及上載香港身份證副本等以核實身分,並要聲明自己「通常在港居住」。四種可領取消費券的儲值支付工具包括支付寶香港、八達通、Tap & Go 「拍住賞」及Wechat Pay HK。若選擇八達通,市民可於港鐵站、7-Eleven或OK便利店、惠康分店又或是經八達通手機程式領取消費券;至於其餘三大支付工具則會經手機程式把消費券直接存入帳戶。
【Q3:市民最快何時可領得消費券?】
市民若申請成功,最早8月1日起可以領取5,000元消費券,但要分兩至三期領取。舉例說若以八達通取消費券,當局會分3期發放。首兩期消費券金額各2000元,當在指定日期的合資格消費總額達到4000元,會再分階段發放第3期的1000元。至於選擇使用其餘3款支付工具的市民,可透過手機程式存入帳戶,以領取消費券,當局將分兩期發放金額,首期為2000元,第二期為3000元。
Photo from 用八達通領取消費券,可方便於乘車時付費。
【Q4:消費券適用及不適用於哪些消費項目?】
政府表示消費券適用於本地零售、餐飲和服務業商戶的實體及本地網上店舖,亦可用作支付公共交通工具車費。但消費券不能用於外國網站購物,亦不可用作繳費,即是不能用以繳交稅款、罰款、水電煤收費、醫管局費用、房委會與房協的收費等。市民亦不可利用消費券來交學費、購買金融產品如保險又或是兌換現金。
Photo from 政府指希望360億元的消費券可振興經濟包括零售業。
【Q5:政府怎樣防止非經常在港居住人士違規申領消費券?】
政府指市民在登記領取5千元消費劵時,須簽署或確認在港居住的聲明,表明過去2年在港居住,而政府收到登記後會再向入境處核實資料。當局亦已聘請德勤會計師行進行隨機抽查,被抽中的登記人,要透過住址證明或工作證明等簡易資料,證明過去兩年長時間留在香港。
【Q6:能否把消費券存入自己銀行或傳送給第三者使用?】
不能夠。政府強調消費券必須用作消費以振興經濟,故不准兌換現金或存入銀行。雖然八達通本來有一個功能,可容許用戶把八達通內儲存的現金經八達通電子錢包程式存進卡主已登記的的銀行戶口內,但當局已「堵塞」有關漏洞。八達通公司早前即宣佈,在消費券有效期內,已存入消費券的八達通卡內的錢,將暫時不可轉移到電子錢包或已登記銀行戶口。
【Q7:點樣用消費券可慳得最多?】
四大電子錢包公司稍後才會公佈與消費券有關的優惠詳情,但據記者分析,對普通人來說「賺得最多」的消費券策略,暫時應該是選擇「以消費券支付車費及日常飲食購物開支」,然後把節省出來的現金儲起來,用來支付以信用卡或虛擬銀行扣賬卡買東西後產生的簽賬,從而享受簽賬回贈。截止今日為止,用這方法有機會靠5,000元消費額多賺400元(即8%),方法是開設Livi bank的虛擬銀戶口,以取得其銀行扣賬卡(mastercard),然後網上購物,這樣在8月底前可獲8%回贈,優惠期並或有機會延長。
Photo from 善用消費券省下現金,再用livi 卡網上購物可享8%回贈。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