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中美兩國高層據報將在阿拉斯加會晤 會晤地點折射兩國關係「冰封」現狀
據《南華早報》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外交領域最高級別官員的楊潔篪,將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阿拉斯加會面。美方並未否認安排,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雖表示「目前沒有任何確定的詳情」,但稱政府和中國有「直接接觸」,將盡力尋求合作機會。
另一方面,路透社也獲拜登政府官員放風,後者稱「兩國正在討論的會議不是總統級別的,但是非常高級別的會晤」,官員補充道:「我會說兩國短期內就會進行會晤」。
若今次會面成事,將是拜登1月就任總統以來,中美兩國最高規格接觸;兩國上次高層會晤已可追溯至去年6月北京宣布訂立《港區國安法》後,楊潔篪和時任國務卿蓬佩奧在夏威夷檀香山的「倉促會面」。那次會晤後,中美關係急轉直下,官媒更用「傲慢無知、居心險惡、、極爲陰險」等一系列四字成語連環批判蓬佩奧。
外交傳統中,雙方計畫會晤地點可折射兩國當時關係。若雙方久未有接觸,而後選擇在第三國會晤,一般表示兩國關係較差,相關會晤只做「破冰」用途;例如2018年芬蘭赫爾辛基舉辦的美俄領袖峰會,或在河內和新加坡舉行的「特朗普-金正恩會晤」。次之則是在美國偏遠地區或離島的夏威夷,阿拉斯加等地;早年台灣總統陳水扁在美台關係不佳時過境美國,便被安排在阿拉斯加安克拉奇機場落地。
拜登上台後推出一系列對華「鷹派」舉措:除了拒絕撤回特朗普時代的額外關稅,並積極拉攏歐盟放棄同中國投資協議外;美國政府也在亞太地區聯合印度、日本和澳洲召開「四方安全會議」,協調對華施壓。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上月呼籲「改善中美關係」的訴求幾乎置若罔聞。相信即使兩國高層成功會晤,中美關係轉暖也尚需時日。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