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變異毒株失控 「被封關」淪孤島 蘇格蘭「趁勢獨立」歐盟落井下石
英國變異新冠毒株影響持續擴大,繼歐盟各國先後對英國「封關」後,香港政府也在21日(星期一)宣布:自22日午夜起全面中斷港英兩地直航,並禁止包括香港居民在內所有過去14天到訪英國的旅客入境。這也是特區政府自疫情爆發以來,首次禁止香港居民回港。
各國如臨大敵,除了因為今次變異的「B.1.1.7病毒株」傳播能力和致病能力均倍增;更因為該毒株相對於舊型病毒突變多,共有23個DNA位點被替換,已研發的多款疫苗是否能預防新毒株仍是未知之數。一旦出現「最壞的結果」,各國部署一年的疫苗恐將付諸東流,經濟復甦和社會重啟將更遙不可及。不過,在科學的公共衛生因素背後,部分國家對英國「封關」也帶有「落井下石」的政治考量。
新病毒已蔓延逾3個月
「變異毒株」最近才因英國政府加強防疫措施,引發人們關注;但它早在3個月之前已在英國東南部的肯特郡被發現。過去3個月,新毒株從東南海岸進入倫敦,再從倫敦蔓延全國;僅在倫敦一地,被新毒株感染的患者比例就從11月初的28%,上升到如今的62%。12月20日,英國全國新增35928確診患者,創下歷史紀錄;首相約翰遜也終於坐不住,放棄原本23日到27日的「聖誕節防疫鬆綁措施」,在大倫敦和英國東南祭出「封城」級別的「第4級防疫」。
根據英國衛生部門的資料,新毒株較變異前病毒傳染力強70%。病毒進入人體後,會以更快速度繁殖,並帶來更高的病毒負載量(即衛生署記者會上常提及的CT值);如此一來,病毒的致病性就變得更強(無症狀感染者減少),且傳播效率也將增加。但值得慶幸的是,根據英國公立醫療系統NHS的報告:新毒株患者的重症率和致死率並未明顯增加。
不過,由於新冠疫苗已在英美多國大範圍接種,即使目前的疫情再嚴重,人們也已麻木,只期待「未來的曙光」。但今次突變有23個DNA位點被替換,主要集中在「S-蛋白」上,相比其他地區突破的「病毒亞型」多出許多。而輝瑞和Moderna疫苗採取mRNA技術,便是透過向細胞注入一段RNA,令其辨認「S-蛋白」而形成抗體。令外界分外擔心突變會否令疫苗失效。
由於時下進行的疫苗實驗,都無法對不同類型的新冠病毒分組,因此尚無法證實病毒突變對疫苗效力的影響。但「未知的便是最恐懼」,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收緊防疫措施也是合情合理。只不過,約翰遜政府選在12月19日突然宣布收緊防疫措施,且只有一天過渡期,令倫敦四處人頭湧湧,人們爭先登上返鄉火車,恐怕只會令疫情進一步擴散,情勢更為惡化。
「封關英國」存政治動機
約翰遜宣布在倫敦實行「最嚴格」防疫措施後,愛爾蘭、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等歐盟國先後斬斷同英國海、陸、空所有聯繫。歐盟以外,加拿大、香港、土耳其等國也推出類似措施。至於鄰國愛爾蘭也自21日起,禁止所有英國航班入境;但由於英愛兩國陸路無邊界管制,兩地往來仍暢通無阻。即使在英國國內,政治立場傾向「蘇獨」的蘇格蘭首席部長施雅晴(Nicola Sturgeon)都宣布「暫停與英國其他地區交通往來」,形同封關獨立。
除了限制人員往來,英國貨物輸往歐洲大陸主要進口地的荷蘭和法國,更宣布中止雙方貨物運輸48小時,並不排除再次延後。大量貨物受影響囤積在英國東南的多佛爾和法國加萊港,卡車排隊綿延數十公路,大量生鮮過期腐爛,即使是急需的醫藥品和新冠疫苗都無法運輸。
過去數月,英國和多國往來密切,即使是本土新增案例只有個位數的澳洲,都已發現了「B.1.1.7病毒株」。更不要說隔海相望且有鐵路連結的歐盟國家,按它們寬鬆的檢疫標準,「B.1.1.7病毒」想必早在歐洲大陸紮根擴散,如今再對英國「封關」從公共衛生角度來看,並無太大意義。而限制貨物出入,從科學角度更屬荒謬。
但歐盟此番行動在政治上卻棋高一著。當下,英國同歐盟雙方就「脫歐最終協議」談判仍呈膠著之勢,雙方在漁業問題上互不退讓。如未能在1月1日前達成協議,或對延期談判達成共識,英國將正式「硬脫歐」,和歐盟間的貿易也會因關稅計算需時,一度陷入停滯。
如今歐盟對英國貨物封關,一方面將令英國民生出現困難,約翰遜政府必須同時顧及控制疫情、確保民生和脫歐談判三項議題,焦頭爛額之際必然更願意於向歐盟妥協。與此同時,歐盟也藉「提前上演」硬脫歐後物流中斷的劇本,降低「硬脫歐」在英國國內支持率,倒逼約翰遜政府在限期前做出妥協,在漁業問題上達成協議。
只不過,歐盟國家這番「趁你病,攞你命」的行動,除了趁人之危有些「不講武德」,也將長期損害英歐互信,具體利弊還待時間考驗。
Text by Business 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