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武漢肺炎】搶口罩凸顯香港的大市場小政府資本主義|BF專欄

【武漢肺炎】搶口罩凸顯香港的大市場小政府資本主義|BF專欄

Bloggers

武漢肺炎肆虐香港,全城瘋狂搶購口罩。一聽到有店舖賣口罩,市民便會日以繼夜地排隊,市場需求有增無減。

相較鄰近澳門,台灣,果斷採取一連串防疫措施,不惜工本全球撲口罩,建立口罩生產線等,有效確保口罩供應穩定,保障市民基本生活條件。香港貴為國際大都會,政府至今仍然採取「緣份到了,自然有罩」的佛系態度,不禁令人失望。政府只沿用「價低者得」的招標方式採購口罩,最終特首公開承認採購口罩「唔係好成功」,更呼籲市民如非必要不用戴口罩,引起一片嘩然。 

甚麼是 「大市場,小政府」呢?政府主動出手,對口罩進行「價格管制」真的會違反對市場積極不干預的方針嗎?「大市場,小政府」的概念源於1980年前財政司夏鼎基爵士提出的「積極不干預政策」(Positive Non-Interventionism)。他提到:「我是用『積極』來形容『不干預』的。這其實是指:當政府遇到要求作出干預的建議時,不會純粹因為其性質而慣性認為建議不正確;政府會權衡輕重,仔細考慮支持和反對採取干預行動的理據才作出積極的決定,研判利害所在。」可見,「積極不干預政策」並不等同「放任主義」,甚至被學者諭為香港特色的資本主義。實際意指市場主導資源配置,確保市場具有一個有效的運作架構,政府亦能在市場運作失調時採取行動。當然,如何界定「積極」一詞仍有很多灰色地帶。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市場,小政府」的原則並非如此死板,任何情況也不能干預。

ChinatimesPhoto from Chinatimes

面對疫情,政府愛莫能助,唯有市場自救。不同商家,團體遠飛世界各國搜羅口罩。例如,具全球採購供應網絡的屈臣氏,早在農曆年前已經緊急從全球搜羅口罩、酒精液等衛生用品到香港以合理價格銷售。而其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更親身到達紐西蘭採購防護衣及N95口罩予香港醫護人員;HKTV Mall 創辦人王維基,以雙倍價錢即20萬美金購買機器,在香港自設口罩生產線;香港眾志黃之鋒,懂得以國際關係學巧妙地在與中國並無邦交的中美洲國家洪都拉斯覓得120萬個口罩貨源。即使唯利是圖的商人亦懂得Buy Low Sell High:以高價在東南亞甚至歐洲掃貨,以更高價在藥房銷售。建制派民主派區議員、教會團體、長者協會、基層關注組亦紛紛加入口罩搜羅戰線。以上例子,均反映了大市場的角色。面對龐大需求時,縱然政府無能為力,市場仍會從不同渠道,增加供應,發揮其功效 。

口罩限購Photo from 新京報網

話雖如此,是次武漢肺炎,引發口罩荒,更衍生出天價口罩,黑心口罩等問題,香港政府絕對是責無旁貸。放眼全球各地,沒有入何一個地方會要求市民自行承擔抗疫工作。甚至乎,反要市場負責本屬於香港政府的醫療物資供應成本。一個涉及公共衛生層面的問題,更不應該只交由市場主導,否則「大市場,小政府」只不過變成被政府官僚利用作為推卸責任的藉口。參考鄰近地方,適時介入,推行配額售賣方法,規管其出入口及零售價格,又何樂而不為呢?這類做法與早前「限奶令」大同小異,規例有跡可循,成效前車可鑑。

PixnioPhoto from Pixnio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香港市民與特區政府的矛盾,早不是一時三刻的事。特首上任時提出 「We-Connect」的競選口號,這次應對武漢肺炎的舉動,可算是說到做到,成功地把香港市民的星星之火「Connect」了起來。市場競爭、自由發展,一向是香港的成功之道,但「大市場,小政府」的方針,從來都不是零和遊戲,非黑即白。在極端市場變化下,在被動等待市場增加供應的同時,政府亦理應積極應對,雙管齊下,這才是明智做法。面對施政評分屢創新低,不滿聲音越變激烈,又能否懸崖勒馬,打破僵局,修補關係,做到真正的 「We-Connect」呢?

(原文FinMonster Blog 較早前發表)

(本文經由博客鄭文耀授權轉載,並同意BusinessFocus編輯文章與修訂標題。文章內容為博客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Text & photos:鄭文耀

🏆 立即報名「中小企卓越成就獎2024」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