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破壞王】中國無視全球禁令大肆破壞臭氧層?一年濫排「CFC-11」7千噸!
英國科學期刊《自然》(Nature)於本月22日公布,抓到破壞臭氧層的「不明元兇」了!由於自1987年簽訂的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中,締約國一致同意在2010年前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與其他工業噴霧劑,因為這些化學物質會分解位於地表上方10至40公里處的平流層臭氧。但國際研究調查卻發現,已被全球禁用且對臭氧層有嚴重危害的化學氣體一氟三氯甲烷(CFC-11)含量,近年來排放量卻不明原因突然暴增,《自然》證實汙染的罪魁禍首就是中國山東省及河北省的工廠,而且排放量還持續創下新高。
事實上在幾年前,包含聯合國在內的國際組織與研究單位都已注意到全球CFC-11「東昇再起」的現象。在當初禁令實行開始,全球的CFC-11含量確實有明顯穩定的下降趨勢,但是2012年開始卻出現了變化,且2017年的下降速度竟是2013年的一半,不過大氣觀測數據當初雖將排放源頭指向了東亞,但卻一直缺乏直接有力的證據去證實誰是「兇手」。
直到2018年在EIA的調查下發現,原來中國東北自2013年起開始排放CFC-11,且每年排放量增加約7,000噸,約佔全球新增排放量的四至六成。有研究表示氟氯碳化物是非常強效的溫室氣體,1公噸的CFC-11相當於5,000公噸的二氧化碳,而氟氯碳化物在1970和1980年代被廣泛使用,其中CFC-11便是最常使用的氟氯碳化物之一,可算是第二多的氟氯碳化物,用於製造發泡劑、冷媒、製冷劑,它們會在大氣中殘留多達半世紀之久,分解後會產生氯氣分子,此外亦會破壞阻礙有害紫外線的臭氧層。
據報,中國之所以使用CFC-11是因為當地缺乏監管,而且加上CFC-11「物美價廉」,許多工廠因此不當禁令當一回事。而違反《蒙特婁議定書》雖有機會面臨經濟制裁,但是目前國際應是會先予以警告,要求中國儘速改善問題。
資料來源:綜合報道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