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機械人】科學家打造毛毛蟲機械人,能夠推動比身體重量高出10倍的物體
時至今日,機器人的主要用途大都是待在工廠、接受指令、以及協助人類完成工作。但是,科學家認為機器人應該擺脫局限,嘗試探索非主流地方,例如海底或火星表面。
若果希望機器人在這些地方發揮所長,它們必須擁有一個靈活的身體,能夠根據不同的環境作出調整。正因如此,波蘭華沙大學(University of Warsaw)物理學院、意大利 LENS 研究所、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聯手合作,打造了一款微型軟體機械人—毛毛蟲機械人。
Photo from 巧連智網站
動物的身體通常由軟體物質組成,因此它們的身體組織可隨著環境變化而調節。毛毛蟲的特殊形狀更加讓它具有過人移動速度與柔韌性,可以在艱險的空間內蠕動,並能夠迅速改變前進方向。這些特性均有助於進行營救,以及內部採集工序。
研究團隊利用液晶彈性體(LCE)科技,打造出這個 15 毫米長的微型軟體機械人。它可以從綠色光線中吸收能量,並由激光射線所控制。除了在平面爬行,毛毛蟲機械人還能夠爬過小坡、擠過縫隙、甚至推動比身體重量高出 10 倍的物體。
(編註:液晶彈性體是一種智能材料,能夠在可見光的照射下改變形狀。)
Photo from The Verge
然而,科學界目前仍然需要面對不少難題。由於能量管理和遠程控制方面的限制,軟體機械人的體積大多較為龐大,通常長達幾十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