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清事實】美國會輕鬆贏貿戰?專家:特朗普沒搞清楚這5件事
特朗普政府與世界多國、貿易夥伴打貿易戰,受影響的除了別人之外,連本土不少美企都不能倖免。有外媒日前分析經濟學家觀點,歸納出特朗普對貿戰不理解的五件事。
Photo from Internet
CBS報道,隨美國擬向中國2000億進口貨加徵關稅,恐怕貿戰將進一步級,如此受害的將是全球多個經濟體,更包括美國本土,不少經濟學家均認為美企與民眾的開支成本亦會增加,並列出特朗普在貿戰中未搞清楚的5件事:
1.貿易逆差大非零和遊戲
特朗普曾多次表明將在貿易戰中輕鬆取勝,但實際上貿易關係比他所想像的更要複雜。現時美國消費支出佔經濟活動70%,而儲蓄率僅不到5%,遠低於歐洲及中國的10%和46%。
Photo from Internet
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助理教授Michelle Casario對此表示,特朗普一直把逆差視作不公平貿易,但其實貿易逆差是因美國儲蓄率相較於貿易夥伴低所致,並不是因其他國家對美國不好。
耶魯大學資深講師、曾擔任摩根士丹利亞洲主席tephen Roach曾指出,美國貿易失衡,歸根究柢是美國儲蓄率過低,人們不存錢,就會想要消費、帶動經濟成長,即擴大國際收支及貿易赤字,引外資流入。
2.貿易逆差並無好壞之分
當國家經濟狀況良好,會令消費者更願意花錢而非儲蓄,包括購買更多進口商品,這也是美國7月貿易逆差升至最高點的原因之一。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研究認為,貿易逆差不好與不壞,僅反映美國儲蓄淨額下降。
Photo from Internet
根據1930年代的經濟大衰退,當年全球經濟消沉,消費者不願意花錢,逆差不升反跌,或反映出貿易逆差不能作為介定好與壞的指標。Michelle Casario指,當美國從金融危機中恢復過來時,市場會對所有包括進口在內的商品需求增加,相反在經濟衰退中,貿易逆差會因市場對所有商品需求下降而減少。
3. 關稅壁壘使外國企業更難投資
更去自由貿易協定使國外企業有動力投資美國,替美國創造更多工作機會。然而,隨關稅持續增加,恐讓國外企業難以繼續在美經營下去。
德意志銀行國際經濟學家Torsten Slok(下圖)最近就這樣評道:「當一個國家的儲備比它們本土投資額還要多時,它們會把儲備投放海外,在外國投資。」
Photo from Internet
但隨關稅持續增加下,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早前就表示:「日本汽車製造商對美國經濟帶來重大貢獻,惟受到高關稅拖累下,恐無法繼續在美國投資。」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指出(Peterson International Institute),自特朗普上任以來,外國投資正急劇下降。
4.高額關稅會轉嫁予消費者
關稅本身就是引導消費者購買本土產品,而非國外產品。美國早前對進口鋼鋁及中國零件額外徵稅,推動進口原物料或產品,使汽車、飲料、啤酒消費品價格上漲,最終讓消費者承受。據指,6月整體消費者物價(CPI)比去年同期上升2.9%,是六年來高點。
Photo from Internet
5.美國關稅稅率與貿易夥伴不相伯仲
Tornsten Slok推算,美國平均關稅稅率為2.73%,僅略低於貿易夥伴加拿大2.74%及歐盟3.29%,他指出:「其實中墨兩國都實施很高的稅率,綜合來說美國稅率都是比大部分貿易夥伴都不差太遠,且與主要貿易夥伴相比,距離其實非常小。」
Photo from Internet
資料來源:CBS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