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行錯路叉錯步】10年前錯失可口可樂天價收購,內地國民品牌匯源陷百億欠債臨退市危機

【行錯路叉錯步】10年前錯失可口可樂天價收購,內地國民品牌匯源陷百億欠債臨退市危機

Business
By chun on 30 Jul 2018
Senior Editor

商場如戰場,有時一步錯走,終致滿盤落索。人稱國民品牌、巔峰時市值至少過百億元的匯源果汁(1886)如今卻負債過至少115億人民幣,除了多個月停牌外,更要面臨退市危機之中,創辦人朱新禮(下圖)首當其衝被舉國批評不思進取,幾乎要把匯源毀於一旦。

InternetPhoto from Internet

匯源現時境況要由10年前可口可樂那場擱淺講起。2008年9月,可口可樂提出以12.2港元每股、總價179.2億港元收購匯源果汁所有股份,幾乎是可口可樂在內地之外的第二大世紀交易。

當時市場認為,匯源果汁可憑着可口可樂擴大市場,提高該品牌知名度。惟被可口可樂收購此舉,引發當年社會強烈「抵制」,坊間輿論直指匯源是一個頗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國家品牌,或者是個能與外國知名飲品企業一較高下的「民族品牌」。

InternetPhoto from Internet

故此,「賣身」可口可樂引起社會強烈反對,認為這項收購案涉外資消滅民族支柱企業,甚至有人直指朱新禮把民族品牌拱手讓人如同賣國,最後亦因未通過商務部反壟斷審查而擱淺。

事實上自1990年代初,內地人基本沒有飲果汁習慣,濃縮果汁市場基本在國外,朱新禮抓緊機會,在沒有競爭對手、業利潤極高下,在往後幾十年獨享該產業。但時過變遷,在十幾年之後,卻出現娃哈哈、康師傅等飲品商一擁而上。

InternetPhoto from Internet

其後,朱新禮為了讓匯源生存下去,改為做原料供應,轉戰上游領域,並在湖北、安徽、山東等多個地區建設了水果生產加工基地,到了2000年起,匯源與德隆合作,後來更獲達能、美國華平基金、荷蘭發展銀行等投資。

本來朱新禮打算讓生產和銷售等複雜工作交給精於此道的可口可樂,自己套現更資金再立山頭,專心做原料。當時朱新禮將匯源果汁推向資本市場,融資24億元就開始大肆擴張,相繼投建多家工廠。

廣告
廣告

InternetPhoto from Internet

據指當時朱新禮稱:「看看李嘉誠,他自己說在投資這個企業之前,先會看看它能不能賣掉,為自己找退路,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退,一個勁往前闖,有時退就是為了進,為何我能不可以如李嘉誠賣公司一樣?」

誰知可口可樂收購案宣布夭折,匯源股價一路狂跌。2009年3月18日和19日,匯源果汁股價由10.3港元跌至4.8港元,幾乎腰斬。加上,朱新禮起初不斷擴張,造成產能利用不足以及固定資產折舊等原因,並不斷吞噬著企業利潤。

InternetPhoto from Internet

結果,讓匯源一下陷於困局,朱新禮在往後十年,陸續拋售出12家子公司,以賣資產彌補虧蝕,自2014年以來已經裁掉了1.38萬名員工,惟節流未能開源,公司債務問題未得到根本性改善,欠款從65億變成了至少過115億人民幣。

朱新禮曾評價當年那場夭折收購:「假設2008年,把匯源整個事業的三分之一用25億美元賣給美國公司的話,那這25億美元用於三分之二的產業,那我現在早就是千億級公司了。」

 

 

資料來源:NBDsohu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 追蹤 Telegram頻道 BusinessFocus 財經商業資訊站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