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專欄】來港上市,獨角獸變「毒角獸」?
小米要來香港上市啦!海底撈緊隨而至,映客直播、美團、螞蟻金服、陸金所、騰訊音樂等都在摩拳擦掌中。自從港交所更改了上市規則以後,獨角獸們前仆後繼,港股2018年IPO市場精彩紛呈。
A股市場,IPO新股上市長期上演不敗神話。我們能不能“南下打新”,蹭一口這新經濟的盛宴?
艾瑪奉勸大家還是要謹慎行事。港股市場全然是另一番景象。
近期,那些萬眾期待的新科技企業,如平安好醫生、眾安線上、雷蛇、易鑫集團等,在港上市後,從獨角獸轉身就變成了“毒角獸”,這是水土不服嗎?
圖/Pixabay
1. 港股打新,中簽率可高達100%
A股打新,目前,儘管是必賺的管道,但中簽率實在太低了。有機構估算,A股中簽率比生雙胞胎的機率還要低,僅僅比生三胞胎的機率高一些,介乎0.014%至0.029%之間。
而港股的中簽率就要高很多,很多都甚至高達100%。因為,港股實施的是,儘量每個申購者都能抽到一手,剩餘股票再根據遞減原則進行分配的公平分配機制。
初時,一般會預留90%給包銷商,賣給機構投資者、高淨值個人等,剩下10%公開發售給散戶。
如果新股太過熱門,出現大量超額認購的情況,包銷商會把一部分給機構的股票轉去公開發售市場,提高散戶們的中簽率。這就是“回撥機制”。
港股市場和香港社會一樣,散發著照顧弱勢群體的閃閃光輝。
不過,你可別高興得太早。在這種機制下,新股品質越高,認購的人越多,中簽率越低,賺錢的機率也越低;新股水分越足,中簽率越高,破發虧損的機率也越高。
比如,以盛大文學為底、從騰訊分拆的閱文集團首日掛牌升86%,每手賺9480元,但是超額認購620倍,中簽率僅有7%。當然,比A股十萬分之一的中簽率還是要高太多的。
相反,“科技保險第一股”的眾安線上,超額認購392倍,中簽率就高達100%,首日僅漲9%。如果你借錢打新,扣除利息和手續費,幾乎沒什麼賺的。
據老虎證券統計,2018年以來,已有81只新股上市,盈虧比3:1,最高盈利的毛記葵湧為431.67%(有關毛記,艾瑪曾有舊文分析,參見《63人自媒體公司,一年收入1個億,7年上市,怎麼做到的?》),而ZC TECH GP首日的最大虧損為23.85%。
總之,與中簽率極低,但一旦中簽必賺的A股打新相比,港股很容易抽中,卻禍福難料。
圖/Pixabay
為何打新收益率會有如此大分別呢?主要源自於兩地上市規則的不同。
2. 獨角獸,為何頻頻破發?
(1)審批制 Vs 註冊制
A股上市採取的是審批制。監管機構對上市企業的要求較嚴,能上市的新股品質普遍較高。而且,監管機構會根據市場情況好壞,調整新股上市的節奏,因此與投資者需求相比,新股供應較為短缺。
港股上市採取的是註冊制。公司只要符合條件,理論上就一定能上。因此不像A股一樣供不應求。
(2)上市定價封頂 Vs 無封頂
A股對新股上市的估值有封頂要求,PE不能超過23倍。那些優質企業就存在價值被低估的情況,因此有了連續漲停的現象。
港股對新股估值沒有封頂。儘管上市公司和投行會參考業內平均PE倍數,根據市場受歡迎程度來定價,但是,他們還要讓那些前期風險投資人能夠獲利套現。
這些年,國內追逐新經濟風口,很多所謂的獨角獸企業,依賴講故事、炒概念,或者依靠背後的大財團燒錢來搶佔市場來獲得高估值,並沒有實際盈利,沒有真正長期的盈利模式,泡沫嚴重。比如,眾安線上上市後的首份年報就虧損了近10億元。這些企業在一級市場上已經估值過高,上市時往往定價偏貴,沒有給二級市場投資人足夠的盈利空間。
香港市場上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更加理性,會和全球的同類企業進行比較,不像A股以散戶為主的A股,很受周圍的情緒和氛圍影響,喜歡炒概念。因此,這些高估值卻沒有實際盈利為基礎的獨角獸企業,破發的可能性較高。
圖/Flickr
3. 港股打新策略
雖然港股打新破發幾率高,但如果有良好的策略,還是能在打新中獲得較好的收益。關鍵在於守住兩點:選好股和及時走人。
(1)選好股
簡易無腦法:先觀察、後行動
一般的規律是,超購越多的新股,上市第一天上漲的概率越大。通常會有三天的申購時間,因此頭兩天可先看看超購的情況,第三天再決定是否申購。
如果不是擬上市公司特別優質,建議不要動用孖展(即貸款融資)申購。券商對新股申購給了很高的融資額,一般可以申請到8-10倍槓桿。比如,你付出10萬本金,最多可以申請100萬,你就可以用110萬去申購新股,這樣就大大提高了中簽率。
如之前所說,好股大家都抽,中簽率不高。一旦股票不如預期受市場歡迎,中簽率100%。萬一首日破發,損失也擴大了十倍。
因此,艾瑪在前一篇文章中建議大家用槓桿來購買債券,卻極其不建議用槓桿來買股票,港股打新也是如此,除非那些反應熱烈、前景不錯,卻估值不過高的新股,才能考慮槓桿。
排雷法:排除創業板股票、中大型股,謹慎選擇無盈利估值過高的獨角獸
港股更加國際化,除了香港本地和內地的企業以外,還有來自新加坡、加拿大、歐洲、臺灣等地的上市公司,因此,有很多選擇。
其中,創業板的股票,即四位元數代碼且以數字8開頭的股票,發行額度較小,流動性不高,容易暴漲暴跌,風險非常高。
籌資規模超過6億的中大型股,相當一大部分是銀行券商等大型金融股,盤子太大,比較穩定,短線炒不起,打新表現一般。
當排除了以上兩項之後,雲峰金融曾模擬了2017年的打新資料,發現打新次數從76次減少到了29次,但是平均回報從16.5%翻倍到了31%,正回報的概率也從8%提升至了68.97%。
此外,如上文所說,獨角獸變“毒角獸”的很大原因在於公司並沒有長期穩定的盈利模式,但在一級市場已拉高了估值,以至於二級市場估值過高,沒有了盈利空間。
因此,在排除了高風險的創業股和炒不起的中大型股之後,對估值虛高的獨角獸企業,也應謹慎選擇,尤其不要用融資打新。
圖/Pixabay
(2)及時走人
選對股以後,及時止盈或止損,也是港股打新獲勝的必要策略。大多數港股股票,上市前幾天炒完以後,都會沉寂相當長一段時間。有的甚至要一年以後才會再有起色。
港股打新要及時走人,不要與長線的價值投資混在一起。投資過程中,邏輯和策略清晰非常重要,賺短期波幅就短期撤,覺得外匯會升值就直接炒外匯,買樓投資就別想著有可能去自住。因為不同的目的,策略不同。如果混在一起,就容易忘記初衷,本末倒置,從而做出錯誤的決策。
在“及時走人”這一條,雲峰金融介紹了一個非常簡單易行的規則:
* 如果高開,以開盤價止盈:一開盤,是賺的,馬上就止盈,賺點小錢就走;
* 如果低開,反彈到成本價離場:一開盤是虧的,就掛一個成本價賣盤,成本價是招股價+1%手續費;
* 如果一直不反彈,以當天收盤價止損:等到快收盤了,掛的賣盤單一直沒有成交,就立刻按收盤價賣出止損。
無論盈虧,券商都會收手續費。所以,港股打新,貴精不貴多。
根據雲峰的新股策略,尤其是以開盤價止盈的建議,雖然會錯過很多收益,卻不失為安全保守的打法,適合小白操作。
(本文經由博客艾瑪授權轉載,並同意BusinessFocus編輯文章與修訂標題。文章內容為博客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Text & photos: 艾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