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特斯拉中國銷量單月大跌36% 創3年新低 中國品牌崛起 政策變動成關鍵

特斯拉中國銷量單月大跌36% 創3年新低 中國品牌崛起 政策變動成關鍵

Business Lifestyle Luxury News
By Miki Liang on 12 Nov 2025

特斯拉(Tesla:美股TSLA)長期將中國視為全球最重要的電動車市場之一,但如今卻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今年10月,特斯拉在中國銷量僅 26,006 輛,創下近三年最差成績,較去年同月相比大減 35.76%,若與今年9月比較更暴挫63.64%(疑受工廠放假影響)。特斯拉在中國的電動車銷量排名更從第7名暴跌至第27名。在中國新興電動車勢力以減價及新功能群起挑戰之下,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版圖正在縮小。

特斯拉(Tesla)在中國遇到的困難,是遭大量急起直追的中國品牌電動車圍攻,對於以低價及特別功能搶奪市場!其中比亞迪、理想、小鵬等中國電動車巨企在技術、價格與市場節奏上,不斷向特斯拉施壓,令「本土化」反應遲緩的特斯拉處於被動狀態。再加上中國工廠放假與購置稅減免政策即將到期等不利因素,多重壓力下,讓特斯拉原本的品牌光環與價格優勢在中國正在迅速消退。

根據《第一財經》周二(11 日)報道,懂車帝的最新數據顯示,特斯拉在中國10月份僅售出26,006輛車,與上月(9月)相比下滑 63.64%,與去年同月相比減少 35.76%,創下近三年來的最差紀錄。

更令人震驚的,不僅是數字的下滑,更是特斯拉市場地位的急劇下墜。根據統計,9 月份特斯拉在中國電動車銷量排行榜上仍位居第 7 名,然而到了 10 月,其名次卻驟降至第 27 名。這一銷售表現甚至低於今年 2 月份的低谷期,當時銷量為 26,777 輛。若將時間線拉長至近三年來比較,10 月的銷售量僅略高於 2022 年 10 月的 17,200 輛。

如果將車型分開來看,特斯拉兩款主力車型 Model Y 與 Model 3 的表現同樣不容樂觀。10 月份,Model Y 銷量僅 19,488 輛,較 9 月的 51,173 輛驟減逾三萬台,排名也從全國第 2 名跌至第 15 名;而 Model 3 更為慘烈,銷量從上月的 20,352 輛暴跌至 6,518 輛,名次更從第 17 名滑落至第 111 名。這兩款曾是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明星車型,如今的銷量重挫,側面證明特斯拉在面對本土競爭品牌時,優勢正逐漸喪失。

造成這場劇烈轉變的核心原因,正是中國本土電動車品牌的猛烈崛起。比亞迪、小米、蔚來、小鵬與理想等新勢力迅速佔領市場,它們不僅在技術、智能化與續航上全面追趕,價格策略更是實惠。以小米 YU7 為例,10 月銷量達 33,662 輛,月增 50.49%;比亞迪鈦 7 更暴增 146.03%,勢如破竹。以比亞迪為代表的本土車企,從技術研發到價格策略都形成壓倒性優勢。小米雖然入場較晚,但憑藉龐大科技生態與粉絲效應,一出手便引爆市場。新創品牌則以年輕化設計與靈活定價擊中新世代消費者痛點。

特斯拉的尷尬在於:它既不是最便宜的選擇,也不再是技術最突出的領頭羊。過去靠Autopilot與OTA贏得口碑,但如今大家都能做到類似的功能,甚至在智慧座艙體驗上還更勝一籌。而消費者在衆多選擇之下,反而對於「長期價值」的評估越來越敏銳,一旦新鮮感過去,銷量自然會受到影響。特斯拉若想靠單一車型長期支撐銷售,在今天這樣瞬息萬變的中國市場,顯然已經不夠看。

有分析指出,特斯拉 10 月銷量下滑,可能與中國工廠放假安排有關。知情人士透露,過去三年特斯拉在 10 月的銷量皆較 9 月明顯下降。同時購置稅減免政策臨近到期,消費者選擇在9月、10月提前入手,以避免日後增加成本;同時,「金九銀十」旺季競爭激烈,各家電動車企搶佔市場份額,進一步擠壓特斯拉表現。作為中國汽車市場的黃金檔期,「金九銀十」通常是品牌衝刺銷量的關鍵時段,但特斯拉仍按全球節奏運營,地方化策略顯得遲緩。例如 9 月推出的 Model Y L 雖短暫帶動熱度,卻因缺乏後續推廣與優惠支撐,導致 10 月銷量迅速下滑。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