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思科前CEO憶述科網泡沫 親揭AI狂潮相似點 大摩料2年內恐迎暴跌

思科前CEO憶述科網泡沫 親揭AI狂潮相似點 大摩料2年內恐迎暴跌

Business News
By Shiney Xu on 09 Oct 2025

美股在AI熱潮推動下屢創新高,市場憂重演科網泡沫危機。思科前行政總裁John Chambers親歷當年互聯網狂熱,指當前AI發展軌跡與當年相似。思科在1995年市值僅150億美元,隨網絡設備需求暴增,2000年市值飆至5,500億美元,但其後泡沫爆破,股價暴跌逾八成。摩根士丹利分析師Lisa Shalett警告,當前市場過度依賴AI資本支出,未來兩年或迎來Cisco moment(思科時刻/大暴跌)。

 AI熱潮的「思科時刻」

 AI狂潮與1990年代末的網路熱潮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都由一項具備顛覆潛力的核心技術驅動,並引發了市場對未來增長的極度樂觀與資金狂熱。Chambers回憶,思科曾因網路設備的剛性需求,市值一度衝上 5,500 億美元,隨後卻因泡沫破裂股價暴跌超過80%,至今未能重回高點。故證券界用「思科時刻」來形容股市某種狂潮的大崩潰。

 Chambers指出,AI發展速度是互聯網時代的5倍,成果達3倍。過去新創需兩三年推出產品,如今AI新創僅需數月甚至數週。這種快速迭代雖帶來生產力提升,卻也引發「極度樂觀」與「非理性繁榮」。他警告,無法將技術轉為持續競爭優勢的企業終將崩潰。

 此外,AI對就業的衝擊更快,摧毀職位的速度將超過創造新職位,尤其是入門級白領與藍領工作將迅速消失,需大規模再培訓。更嚴峻的是,他預估《財富》500強企業及其高管中恐有半數遭淘汰,因他們缺乏適應以12個月為週期的AI創新經濟所需技能。

 從大摩預言看投資風向

 大摩投資總監 Lisa Shalett 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而是直指當前AI 投資模式中的「循環融資」與「單調敘事」風險。她指出,當前的市場繁榮過度依賴於生成式AI領域的巨額資本支出,而核心玩家 Nvidia的資金流動方式令人警惕。

 Shalett觀察到,Nvidia除了是AI晶片龍頭,還進行了入股英特爾、投資OpenAI等重大舉動。她強調,圍繞Nvidia正形成一個「相互交織的網絡」。微軟持有OpenAI部分股權,而Nvidia也投資了OpenAI。與此同時,甲骨文和AMD分別與OpenAI簽署了收購協議,且OpenAI與甲骨文的數據中心交易「完全依靠債務融資」。此外,OpenAI還與AMD達成協議,可收購AMD最高10%的股份。

 這種由核心龍頭的資金在產業鏈內循環的操作,本質上是在延長融資週期與收買投資者,此舉雖然鞏固了龍頭地位,卻極大地增加了系統性風險,預示著商業週期可能正走向「終局」。這提醒投資人,需要警惕那些徒有概念而缺乏實質變現能力的 AI 相關公司,資金集中度過高的情況,可能導致一旦市場預期修正,其股價將面臨急速調整。

 技術革命與投資理性的拉鋸

 AI革命的潛力毋庸置疑,亞馬遜CEO Jeff Bezos曾強調AI發展是「真實的」,創業家應專注於基本面。這場技術革命的根基比25年前更為穩固,它建立在雲計算、大數據等成熟基礎設施之上,AI 巨頭們也普遍擁有清晰的盈利路徑和強勁的現金流。

 然而,市場的過度樂觀可能已透支未來數年增長,使估值偏離短期基本面。回顧思科經驗,即使具備技術實力,一旦陷入「非理性繁榮」,股價也可能需數十年才能重返高點。因此,投資者應保持「理性」,區分僅有概念而無盈利的泡沫,與能將AI轉為長期競爭力與現金流的真正贏家,並對過高估值保持警惕。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