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滙豐擬千億私有化恒生 每股作價155元溢價3成 震撼出價背後秘密為拆彈?

滙豐擬千億私有化恒生 每股作價155元溢價3成 震撼出價背後秘密為拆彈?

Business Investment News
By thomas.chan on 09 Oct 2025
Digital Editor
熱愛新聞工作,充滿好奇心。從投資分析、慳家攻略到AI應用都有濃厚興趣。期望藉著多年以來的工作經驗,為BF這嶄新的財經新聞頻道上出一分力。

滙豐控股(0005)突然在港股市場投下震撼彈,宣布擬花約1060億元把恒生銀行(0011)私有化,每股作價155元,較昨收市價有3成溢價。消息雖然令恒生股價今曾大漲4成,卻連累匯豐股價大跌逾7%。不少散戶都疑惑,滙豐本身已是恒生大股東(持股63.6%),為何要堅持私有化?有分析則猜測背後的秘密或涉及恒生持有250億元商業房地產不良貸款,私有化或是為了協助恒生拆掉這「計時炸彈」(詳見下文)。.

受私有化消息刺激,恒生(0011)今早開市曾狂飆逾41%至168元的高位,之後升幅收窄,至收市報149.8元,仍升25.9%。至於滙豐疑為籌集資金私有化恒生銀行,宣布未來3季都不會作出股份回購,令投資者看淡,今早匯豐(0005)股價最多曾跌7.3%,低見102.5元,至收市仍跌6%,報104元。

根據滙豐控股(0005)公告,旗下滙豐亞太已要求恒生銀行(0011)董會向計劃股東提呈建議,以協議安排方式將恒生銀行私有化,擬每股作價155元,較恒生昨日收市價119元溢價約30.3%。倘若計劃生效,計劃股份將予以註銷,以換取計劃對價,即持有每股計劃股份可獲現金港幣 155元(扣除股息調整金額,如有),按建議滙豐亞太將向恒股東支付總額為1061.56億元。

私有化計劃對價較恒生銀行昨收市價每股港幣119元溢價約 30.3%,較市場股票分析師於恒生銀行刊發截至今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中期業績公告後所發出有關恒生銀行的最高目標價港幣131元溢價約18.3%。滙豐控股及滙豐亞太認為,此計劃對價較恒生銀行股份的市場價值呈豐厚溢價,並反映恒生銀行於未來數年業務發展的潛在價值,同時為計劃股東提供即時變現的機會。

恒生銀行股東將獲得2025年第三次中期股息,該股息不會從計劃對價中扣除。但恒生銀行於本公告日期後宣派且記錄日期為計劃生效日期前的所有其他股息,將從計劃對價中扣除。私有化計劃對價將不會提高,滙豐控股及滙豐亞太亦不保留提高計劃對價的權利。滙豐亞太擬以滙豐集團的內部資源,支付建議下應付予計劃股東的計劃對價的全部金額。滙豐預期,透過剔除恒生銀行的非控股權益盈利扣減,建議將會提升每股普通股盈利。

滙豐強調會維持滙豐原有的派息政策!滙豐指將繼續維持2025年目標派息比率為每股普通股盈利(不包括重大須予注意項目及相關影響)的50%。根據香港上市規則,建議構成滙豐控股的須予披露交易,並預計構成滙豐控股的獲全面豁免關連交易。私有化計劃生效後,恒生銀行將成為滙豐控股的全資附屬公司。恒生銀行股份於香港聯交所的上市地位擬將撤銷。

但滙控承諾,恒生的品牌絕不會因私有化而消失。滙豐表示十分尊重恒生銀行的獨特地位,計劃繼續透過滙豐及恒生銀行兩大品牌,服務香港市場。因此,恒生銀行將保留其根據香港銀行業條例所 獨立獲授的持牌銀行認可,並維持獨立的企業管治、品牌形象、獨特的市場定位以及分行網絡。

不過,滙豐本身已是恒生大股東(持股約63.6%),為何堅持要花千億進行私有化?不少散戶及投資者都懷疑,私有化建議或與恒生現時背負的250億不良商業房地產債務有關。因為香港不少地產商都陷入財困,商業房地產貸款或有「爆煲」的風險。

早前已有報道指出,滙豐近月曾罕有地指示駐倫敦的全球首席企業信貸官和特別信貸部門負責人,確保恒生啟動出售投資組合的程序,例如恒生銀行早前據報正努力出售一系列價值超過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的房地產支持貸款組合。在此之前,恒生銀行的香港房地產不良貸款同比曾激增85%,引起市場關注。

事件的起因,是香港銀行業正面臨自1990年代末期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樓市低迷的壓力。香港銀行業界甚至有人討論成立「壞帳銀行」來消化不良貸款,惠譽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數字估計,香港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總額已達250億美元(約1950億港元)。截至今年6月,恒生銀行對香港商業房地產的不良貸款約為250億港元(32億美元)。

故滙豐若把恒生私有化,料至少有三大好處:

1)協助拆彈。滙豐是環球銀行,對處理房地產不良貸款的經驗及「工具」,都比屬於香港銀行的恒生要多。故若私有化恒生之後,滙豐應可運用它更強力的能力,協助把恒生逾200億的商業房地產不良貸款包裝成不同的投資產品,以折讓價出售及分散風險。此外,一旦恒生「融入」了滙豐,滙豐便有權不個別公開恒生系的地產不良貸款數字,有助把危機「降溫」。

2)保障恒生股價免因壞消息大跌。以155元股價(3成溢價)私有化恒生的行動或需時一年才能完成,不少投資者必然會在恒生股價回落時趁低吸納,以求在私有化時賺取差價。故在未來一年,即使恒生銀行出現壞消息如商業房地產不良貸款及呆壞賬增加,料恒生股價仍會獲得投資者支持,免除了股價大跌的風險。

3)長遠或可以減分行、減高層、減成本,增加集團盈利。恒生及滙豐各自擁有龐大的管理團隊,若恒生私有化及不再上市之後,無論是會計、核數,又或是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數目,理論上應該有優化的空間。這長遠來說,料對滙豐集團的盈利有正面幫助。

不過,滙豐亞洲及中東地區聯席行政總裁廖宜建回應傳媒時表示,恒生銀行的壞帳完全不在今次私有化計劃的戰略考慮範圍之內。他指今次私有化的投資,是對香港發展潛力的增長規劃,他重申,私有化後,滙控集團將50%利潤用作派息的政策沒有改變。

廖宜建又強調,恒生私有化後,對存戶沒有影響,只會有更多產品和網絡連結,恒生將繼續保留獨立的認可機構牌照,以及維持獨立的企業管治、品牌和獨特的市場定位,以及分行網絡。

廖宜建續稱,恒生一直是香港的主要銀行,有很深層的企業和零售客戶,全部都不會改變,相信日後恒生的品牌前景會更有增長,滙豐亦有本身國際網絡優勢,未來會分別全面地覆蓋和服務香港。

他相信,私有化後兩間銀行有很多可以優化增長潛力的地方,亦可更容易和便利地利用科技、人才、產品和網絡的調動和優化,會繼續檢視銀行內部優化空間,並承諾在香港進一步投資人才和科技。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