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智思專欄】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展覽 珍貴文物講述抗戰歷史 提醒世人珍惜和平
今天交通便利,不少港人周未經常即日來回北上深圳消費,但80多年前如果要由紅磡行路去深圳要花上多少時間? 答案是大概要四日,先由紅磡行去荃灣,再翻過大帽山到元朗十八鄉,然後渡過深圳河。
當年二次世界大戰香港淪陷後,一班文化人包括茅盾及何香凝等800多人為了逃難其中就有採用這條路線返回內地,他們分批喬裝成功脫險,抵達今天深圳北高鐵站附近的白石龍村,再撤回大後方,可以想像他們當時的驚險及艱難,以及眾多包括香港人在內的有心人士的幫助甚至犧牲。
適逢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9月3日在北京舉行的閱兵儀式場面震撼,讓人感動,而香港兩個博物館也特別推出相關主題展覽,讓更多市民加深認識這段歷史,包括當年這批文化人的逃難故事。
香港歷史博物館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主辦,展出183件抗戰文物,其中82件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藏品,當中八件展品更屬國家一級文物,從多角度講述抗戰歷史,展覽期至本年12月15日。
而由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及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聯合主辦、在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舉行「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粵港人民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可看到粵港兩地不同黨派、民族、階層及團體參與的粵港秘密大營救。展覽展出約40件/套歷史文物和約150幀歷史照片,其中更包括東江縱隊成員曾使用過的物品,展期至2026年7月8日。兩個展覽不僅是回顧歷史,更提醒我們要珍惜和平。
此外,10月1日為國慶76周年,晚上維港上空會有大型煙花匯演,本港不同行業亦提供優惠活動,包括多個公共交通營運商提供優惠、所有商業戲院當日半價入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多項康樂設施、科學館和太空館的常設展覽、藝術館的專題展覽,以及香港濕地公園會免費開放; 昂坪360、海洋公園山頂纜車、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西九文化區、大館亦推出優惠或派發紀念品;商場、多間百貨公司、飲食業界、零售界推出各種優惠,增添節日氣氛。
西九文化區的M+乃當代藝術的重要地標,在8月底全面開放的「希克藏品:心靈圖景」為M+希克藏品第三個展覽,以情感為切入點,探索包括岳敏君、劉韡、劉野、方力鈞、邱世華、陳光武、段建宇等38位藝術家如何透過作品展現快樂、感傷、平靜、焦慮、懷疑和驚奇等複雜而豐富的情緒。
而同在M+於9月初開始的「希克獎2025」展覽展出六位入圍當代藝術家(包括畢蓉蓉、何銳安、許家維、劉慧德、潘岱靜和黃炳)全新或近年的作品,聚焦對於文化記憶、歷史敘事與科技發展等探討。希克獎旨在表揚出生或工作於大中華地區的傑出當代藝術家,這六位年輕藝術家均出生於1980至1990年代,作品媒介涵蓋陶瓷、紡織藝術、虛擬實境及人工智能等。得獎者將於今年12月公布,展覽期至2026年1月4日。
無論是歷史迷還是藝術愛好者,相信在這段期間都能找到你喜歡的活動,慶祝這個特別時刻的同時,也多一份感恩及反思。
陳智思(團結香港基金主席)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