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如攀石——前港隊運動員何善揮開攀石場 創業14年擁8間分店:心態決定境界

創業如攀石——前港隊運動員何善揮開攀石場 創業14年擁8間分店:心態決定境界

Inspiration Business Style
By Ella Wan on 14 Sep 2025
Feature Reporter

由港隊運動員,到如今成為擁有8間攀石場的創業家——前港隊攀石代表、Just Climb創辦人何善揮 (Danny) 十多年來從未離開攀石界。從運動員轉換賽道後,他更將攀石的堅韌精神,灌注到長達14年的創業旅程中。從當初六位數成本創業,到如今把攀石場帶到啟德,他以座右銘「心態決定境界」,攀上一個又一個事業高峰。

六位數打本創業 運動員主場變創業空間

時間回溯到2011年,當時香港的室內攀石場寥寥可數,何善揮作為運動員深明攀石者的需求。在洞察到市場潛力後,決定將興趣發展為事業,以六位數字成本創業。從新蒲崗的第一間分店起步,Just Climb 經歷14年。何善揮坦言,最大的轉變並非來自管理或財務,而是思維模式的轉變。從以前只需專注於個人表現,到需要兼顧大局,打點場館大大小小。

如今,Just Climb 已擴展至8間分店,遍佈屯門、石門、大埔、將軍澳等,當中啟德更是全港唯一有蓋綜合攀石場。驕人的成績背後,是實實在在的市場認可。何善揮透露,開業至今已有超過十萬人次透過Just Climb接觸並認識攀石,公司每年生意增長達15至25%,足證其商業模式的成功。

由運動員變經營者 轉型同時轉變思維

「以前做運動員,我只會想著如何挑戰自己,路線愈難愈好;但作為創業者,我需要將運動變得簡單、有趣和安全,讓公眾樂於嘗試。」他解釋,以運動員的思維,目標是突破個人極限,追求更高難度的挑戰。以前的他,每天就是思考有甚麼更艱難的路線可以挑戰。

然而,當角色換成經營者,思維必須以顧客為中心。「現在我走進場館,思考的是如何優化路線設計」,既要讓路線富有趣味性,又要能確保安全,同時更要提升顧客整體體驗。這種從挑戰自我到服務大眾的轉變,正是運動員轉型為企業家最關鍵的一步。

假如時光倒流,要在運動員和創業者之間再作選擇,何善揮還是會選擇轉型成為創業者。他認為創業者身份可以讓攀石這項運動推廣至更多人,讓更多人體驗到攀石的樂趣,甚至成為運動員。「比起我一個人成為運動員,這種成就感是無可比擬的」,他說。

創業如攀石:無悔創業 心態決定境界

假如時光倒流,要在運動員和創業者之間再作選擇,何善揮還是會選擇轉型成為創業者。他認為創業者身份可以讓攀石這項運動推廣至更多人,讓更多人體驗到攀石的樂趣,甚至成為運動員。「比起我一個人成為運動員,這種成就感是無可比擬的」,他說。

攀石不僅是一項運動,對何善揮而言,它更是深刻改變人生了他的人生。「攀石在我人生中非常重要,它徹底改變了我」。他分享自己的座右銘——心態決定境界,這句話貫穿了他的運動員生涯和創業之路。

他憶述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歷,「曾有一次大型比賽,我自問準備得非常充分,狀態極佳,但最終卻在初賽便告落敗。」這次的挫敗讓他陷入深思:究竟還欠缺甚麼?經過反覆自省,他發現問題不在技術或體能,而在於心態。

自此,他開始調整心態,學會放下對成績的執著,轉而全心全意地專注並享受攀爬的過程本身。「創業與攀石其實非常相似。攀石是每天都要面對新路線、新挑戰;而從第一天創業到今天,都要面對每天的新難題。」他說。他將從攀石中學到的精神應用於企業經營之中,將難題都視之為一道道等待被征服的攀石路線。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