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統豁免權首遭限制 誹謗女作家案需賠6.5億元 特朗普上訴失敗
聯邦上訴法院的最新裁決,再次將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向輿論風暴的中心。美國紐約曼哈頓聯邦法院陪審團去年裁定特朗普誹謗女作家卡洛爾(E. Jean Carroll),需賠償8330萬美元(約6.5億港元,下同)。特朗普其後提出上訴,惟聯邦上訴法院最新維持原判,認為下級聯邦法院「在任何受到質疑的裁決中均未犯錯,陪審團的損害賠償裁決是公平合理的」。
法律主權與總統言論豁免
這場訴訟的核心,在於釐清總統特朗普的言論,是否能被「總統豁免權」保護。美國第二巡迴上訴法院的裁決給出了明確答案:不能。該案標誌著司法機關明確限定了總統言論豁免的範圍,裁定特朗普在任時所發表的誹謗言論,屬於私人行為,不受「總統豁免」保護。
該案始於E. Jean Carroll指控特朗普在1996年性侵她,並在特朗普公開否認時,對她進行惡意誹謗。去年1月,聯邦法院陪審團判其支付6500萬美元懲罰性賠償、730萬美元補償性賠償,以及1100萬美元用於恢復名譽的網上活動費用。判決金額遠超卡洛爾最初索償的1000萬美元,當時引起法庭嘩然。現年81歲的卡洛爾指控特朗普於2019年誹謗,當時她公開控訴遭性侵,特朗普卻稱「她不是我的菜」,並指控她為回憶錄銷量捏造故事。
特朗普曾透過自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多次發表侮辱性言論,攻擊卡洛爾、審判程序及法官。美國第二巡迴上訴法院今日裁定,聯邦地區法院判決並無錯誤,且鑑於案情惡劣,陪審團裁定之賠償金額合理。此裁決明確劃分總統職務與個人行為的界線,確立即使總統在任,也須為私人言論承擔法律責任,對美國司法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Carroll的回應與社會反響
在勝訴之後,E. Jean Carroll表示:「我最在意的不是錢,我最在意的是讓真相被知道。」她更計劃將這筆巨額賠款捐出,用於支持她認為特朗普所厭惡的用途,此舉被視為一種更具象徵意義的反擊。在訴訟期間,她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並因不斷的質疑和攻擊而名譽受損。她的勇敢發聲,讓公眾看到了受害者在面對權力人物時所經歷的艱難。
在#MeToo運動的持續影響下,此案引發了關於女性發聲權、受害者保護以及公眾人物責任的廣泛討論。 Carroll的勝利被視為重要里程碑,傳遞了權力不應凌駕法律、受害者聲音不應被抹滅的訊息。這場法律戰不僅是個人恩怨,更成為了一場關於真相與正義的社會運動。
政治戰略與法律攻防
2023年另一起民事案件中,紐約另一陪審團裁定,特朗普須為1996年在百貨公司更衣室性侵卡洛爾、以及2022年出言誹謗她承擔法律責任。此前特朗普稱其指控為「徹頭徹尾的騙局」。陪審團當時裁定特朗普須賠償卡洛爾500萬美元。
為了上訴,特朗普透過保險公司丘博(Chubb)出具9160萬美元的承保債券,相當於賠償金的110%,以阻止卡羅爾立即執行判決,體現其法律團隊以高額債券實施戰術延滯的策略。此外,律師團隊提出總統豁免權與言論自由等主張,試圖將特朗普言論界定為「政治言論」並援引第一修正案保護,但這些主張均未獲上訴法院支持。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