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孫仔竟救回長者一命 韓國推Hyodol智能公仔 24小時陪聊天兼守護
AI科技浪潮中,我們曾在銀幕上見證《A.I.人工智能》中渴望母愛的機械人小孩;如今,這類情節可能不再是遙遠的夢想。隨著韓國步入「超級老齡化」社會,政府大規模向獨居長者分發由本土初創Hyodol開發的智能公仔,內置ChatGPT對話系統,能聊天、提醒用餐服藥,並在緊急時通知護理員與家人。目前全國已有逾12,000個智能公仔投入服務,它們不但可24小時陪伴長者及聊天,更曾「意外」救回長者一命!
科技與文化交織
韓國,這個全球出生率最低的國家,正迅速步入「超級老齡化社會」的行列。預計到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總人口20%,獨居長者的孤獨問題日益嚴重。許多長者罹患憂鬱症、認知障礙,其自殺率更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高居榜首。
面對如此迫切的社會挑戰,韓國初創公司推出Hyodol智能公仔。其名稱取自傳統「孝道」文化,寓意敬愛長輩。公仔外形如7歲孫兒般可愛,內建基於ChatGPT的對話系統,能以親切語氣陪伴長者聊天。在政府推動下,已有逾12,000個Hyodol分發至獨居長者家庭,由中央與地方政府資助,顯示國家對此技術的重視與投入。
Hyodol功能與實際成效
Hyodol的功能遠不止於聊天,它如同全天候的家庭護理員,為長者提供多層次照護。公仔會主動提醒用餐與服藥,維持生活節奏。其頸部配備紅外線感應器,可24小時監測活動,若連續24小時無動作,便立即向護理團隊發出警報以進行介入。
此外,Hyodol透過胸前麥克風記錄長者對日常問候(如「您今天感覺如何?、「您有疼痛嗎?」)的回應,並經Microsoft AI分析情緒狀態,即時傳送結果給社工,以便精準掌握身心健康。在首爾九龍區,曾有長者向公仔透露「我想死」,系統及時發出警報,社工迅速轉介其至精神科接受治療,及時「救回」長者性命!
數據證實,Hyodol有助緩解長者的憂鬱與認知障礙。許多長者更將其視為家人,如孫兒般對待,為它打扮甚至「餵食」假食物。更有長者產生深厚情感,提出希望以公仔陪葬,反映其在情感慰藉方面的深遠作用。
倫理隱憂與未來展望
儘管Hyodol在應對高齡化社會方面展現潛力,但也引發倫理爭議。韓國預計到2032年將短缺155萬名護理人員,長期照護保險基金也可能於2030年耗盡。相比之下,一台Hyodol成本約160萬韓元(約8,976港元),遠低於專業照護人員年薪,使其成為極具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然而,隨之而來的是隱私與監控疑慮。有學者擔憂長者可能未能充分理解數據收集的利弊。雖然廠商聲明語音資料以匿名方式保存3年且不出售,透明度仍待加強。此外,過度依賴AI可能加劇社會孤立,甚至甚至有失智長者聽Hyodol說「我想聽溪水的聲音」後,就獨自走向溪邊,曾造成潛在危險。研發團隊已為此移除可能引發危險的語句。
展望未來,AI陪伴機械人市場前景广阔。Hyodol計劃2026年進軍美國,已獲FDA 醫療器材註冊,將推出多語言與客製化造型。Hyodol是韓國因應高齡化的縮影,更引發全球對科技、倫理與人性之間的深刻思辨:機械人真能取代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嗎?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