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俄2大石油巨擘秘密會談 傳兩國重啟油氣能源合作賺錢 美國批評印度入口俄國石油太虛偽?
美國特朗普總統不滿印度入口俄羅斯石油謀利,狂徵印度進口商品50%關稅,背後原因竟是「肥水不流別人田」?近期有外媒披露,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與俄羅斯國營能源龍頭 Rosneft 近期在多哈秘密洽談,討論是否重啟俄遠東「薩哈林-1(Sakhalin-1)」油氣計劃。若合作成行,將象徵美俄能源關係可能解凍,兩國將合作賺錢,但前提仍取決於雙方政府在烏克蘭和平進程上能否達成共識。
消息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京本月早前在阿拉斯加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後,曾對記者表示俄羅斯「可能與美國展開更多商業合作」。特朗普亦回應:「我們期待進行合作。」外界普遍解讀,能源領域或將成為雙方合作的首個突破口。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的「埃克森美孚」資深副總裁尼爾·查普曼(Neil Chapman) 近期主導與 Rosneft 的秘密會談,探討重返薩哈林-1 的可行性。由於涉及對俄制裁與國際政治,談判極度敏感,在埃克森內部僅有少數高層知悉。
薩哈林-1 是埃克森美孚在俄羅斯最重要的海外能源投資之一,於1995年達成協議。但在 2022 年俄烏戰爭爆發後局勢急轉直下。同年 3 月,埃克森美孚因西方制裁與法律壓力宣布退出該計劃,並停止在俄羅斯所有新投資。2022年4 月起,油氣生產進入減產階段,幾乎全面停產。至 10 月 7 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行政命令,沒收埃克森在薩哈林-1 約 30% 股權,並將資產轉移給新設立的國營公司,徹底終止埃克森的控制權。這一系列變化,使原本產量可觀的項目陷入停擺,成為地緣政治衝突與制裁下外資撤離的典型案例。
為了應對制裁後的能源困境,普京於 2025 年 8 月 15 日簽署法令,允許包括埃克森在內的外國投資者在特定條件下重新取得薩哈林-1 股份。條件包括提供海外先進設備、資金,並配合相關制裁談判。根據《路透社》報道,由於西方企業撤離導致產能急劇下降,俄方難以獨立維持高端油氣開採與 LNG 設施運作,法令實際上是為了吸引外資回流,補足技術與資金缺口。
同時,俄方也將能源合作視為外交籌碼。美俄官員在近期的烏克蘭和平談判中,已將恢復能源合作納入討論,以能源政策換取制裁鬆動或外交迴轉空間。普京的法令因此不僅是經濟措施,更是對外釋放「有條件合作」的政治信號。
外界認為,若美俄能源合作重啟,不僅將恢復俄方部分產能,也可能改變全球能源供應格局。然而,相關計劃高度依賴地緣政治走向,美國內部壓力、國際制裁態度及 ESG 投資觀點,都可能成為不確定因素。此外,美國一邊罵印度入口俄國石油圖利如違反制裁令,狂徵印度商品50%關稅,另一邊卻疑似暗中與俄國談油氣合作賺錢,亦令人關注美國是否雙重標準及虛偽。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