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偉達傳暫停 H20 晶片生產 中國疑不滿美方「侮辱性」言論 要求中企減少採購?
美國晶片巨頭英偉達(NVIDIA)傳出已要求包括三星電子、Amkor 在內的供應商暫停生產 H20 晶片。此舉正值中國高層因美國商務部長 Lutnick 公開表示「要讓中國依賴低階晶片、對美國技術上癮」而強烈不滿,認為言論帶有「侮辱性」。知情人士透露,中國網信辦、國家發改委及工信部隨即展開行動,要求中國科技公司(甚至國企)減少採購 H20,導致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等中企已暫停或大幅削減訂單,令市場需求急速收縮。雙重壓力之下,英偉達在華佈局陷入前所未有挑戰。
H20 晶片原為英偉達因應美國出口限制而開發的「特供版(閹割版)」,性能低於旗艦 H100,雖然支援 AI 訓練與推理,但被中國網民及官媒質疑「又慢、又貴、又有後門」。報道指,中國當局近期曾召見騰訊、字節跳動、阿里巴巴等科技公司,表達對 H20 晶片存在安全風險的擔憂,並要求減少採購,強調要降低對外國技術的依賴。
另一方面,美國商務部長 Lutnick 7月15日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美國不會把最好的產品賣給他們,第二好的也不會,甚至連第三好的都不會」。他還說「你想要賣給中國人足夠的量,讓他們的開發者對美國技術上癮,這就是我們的想法」,形同是暗示美國只會賣「第四流」的AI晶片給中國,令中方震怒。
《金融時報》指出,中國高層對美國商務部長 Lutnick 的公開言論深感不滿。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部分高層領導人認為這些言論帶有「侮辱性」,因此促使中國網信辦、國家發改委以及工信部等監管機構展開行動,試圖阻止中國科技公司採購 H20 晶片。消息人士更指出,在此壓力下,多家中國科技集團已暫停或大幅削減 H20 訂單,市場需求出現急劇收縮。
央視最新報道亦披露,今年5月,美國國會議員曾提出法案,要求美國商務部強制美國晶片企業在受出口管制的產品中加入「後門」,其中就包括英偉達旗下的 H20 晶片。其後在 7 月底,中國網信辦更約談英偉達,要求公司提交相關安全風險的證明資料,以回應「後門」疑慮。
事實上,中國監管部門近年一直呼籲本地企業應更多使用國產晶片,但阿里巴巴(9988)、字節跳動等科技巨頭均認為,若沒有英偉達的晶片,其 AI 發展將受到限制,甚至削弱中國在與美國的技術競賽中的勝算。
路透社亦引述消息指,英偉達目前已要求除三星、Amkor 、鴻海(Foxconn)等供應商暫停 H20 相關業務。雖然 H20 曾在中國有強勁需求,但在政策風險與政治壓力下,英偉達決定全面收縮生產。
有消息稱,英偉達正研發新一代替代晶片 B30A,最快下月可送樣測試。然而能否獲得美國監管單位的最終批准,仍是未知之數。
美方:15% 收入須上繳
另一方面,英偉達及AMD(美:AMD)近期獲得美國政府批准,可恢復向中國出口低階 AI 晶片,但前提是必須將中國市場銷售收入的 15% 上繳美國政府。這一安排不僅具爭議性,甚至在法律層面也存在疑問。無論是英偉達還是 AMD,它們的中國客戶同時都面臨來自政府的壓力,被要求更多使用國產晶片。
英偉達發言人回應指,公司正不斷管理供應鏈以應對市場狀況。正如美中兩國政府所稱,H20 晶片並非軍用產品,亦不適用於政府基礎設施,因此中國不會依賴美國晶片進行政府運作,同樣美國政府也不會依賴中國晶片。
對於外界質疑,英偉達同時多次否認 H20 晶片含有後門或安全漏洞,並強調「會持續調整供應鏈,以因應市場與政策變化」。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