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人美女牛仔褲廣告獲特朗普讚好 American Eagle變迷因股升4成 但威得幾耐?
當American Eagle(AEO)這條老牛仔褲品牌,搖身一變成為華爾街最新的「迷因股」(meme stocks)主角時,市場的荒謬劇本再添新篇。從2004年店頭那條帶洞牛仔褲,到今天靠一位新生代女星和總統特朗普的社媒加持,AEO的股價像是從沉睡中被電擊喚醒,短短幾日暴漲四成,戲劇性遠超公司本身的經營現實。
這場鬧劇的劇本其實一點也不新鮮。GameStop、AMC、甚至破產的Hertz,早已證明市場對於理性與基本面的尊重如同對八十年代流行髮型的懷舊——人人嘴上說經典,實際上早已拋諸腦後。每當一隻新「迷因股」橫空出世,推特上總會有人貼出那張「價值投資已死」的諷刺圖,市場先生(Mr. Market)彷彿喝下十罐紅牛下開市,瘋狂報價,樂此不疲。
然而,讓我們撕開情緒的糖衣,回頭看看數據。American Eagle的股價,二十年來繞了一圈,今天還在原地踏步,但這並非單一個案。事實上,當代表現最耀眼的標準普爾 500指數前十大權重股,更多是盈利增長的映射。根據J.P. Morgan的最新數據,這些科技巨頭的PE遠超歷史均值,但他們同時貢獻了指數三分之一以上的總盈利。市場過度集中?當然。但這種「壟斷式」領先恰恰是基本面的勝利,而非韭菜們的集體狂歡。
觀察標普500指數與盈利走勢,自二戰以來價格與企業盈利長期如影隨形。偶有脫軌,總會回歸。這不是什麼神祕的市場規律,而是資本主義最赤裸的現實。短期投票機的雜音,再怎麼嘈雜,也擋不住長期秤重機的冷酷。
至於「迷因股」的結局?看看AMC和GameStop的股價崩壞圖表就明白。從巔峰跌去七八成甚至九成,最後只剩下沽空機構在廢墟上跳舞。這些故事不過是市場周期的又一次輪迴,投機者的熱情一如既往,基本面的回歸最終更是無可避免。
「迷因股」的泡沫,是市場幼稚病的反覆發作。價值投資不是死了,而是懶得和這些短期狂歡者爭辯。市場先生依舊每日敲門報價,但理性的投資者已經學會——除了在瘋狂中悄悄賣票,大部分時候,最聰明的選擇就是關上門,靜靜讀一份財報。
如果說市場已經瘋了,那麼歷史數據的冷峻無異於一記耳光。基本面從未失語,只是在等待下一個認清現實的時刻。
李浩然
www.facebook.com/lhyinvestment/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