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變臉季來襲 高中生醫美手術激增3成 家長竟是背後推手
中國高考結束後,準大學生掀起暑期醫美熱潮。廣東共青團5日發文指,不少畢業生趁假期「變臉」迎接大學生活,雙眼皮和瘦臉針最受追捧,更有家長主動帶子女整形,認為外貌優勢有助未來發展。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表示,近期學生求診人數較平日增10%至30%,整形中心暑期手術量每月激增逾百台。
獎勵背後的顏值焦慮
「高考獎勵」不再只是手機或旅遊,醫美項目正成為新的熱門選項。廣東共青團與中國衛健委指出,高考後醫美市場迎來高峰,高中畢業生尤其青睞雙眼皮和瘦臉針。這種現象背後,是「顏值即資本」觀念在大學校園、職場及社群媒體中的蔓延。社群平台上,「高中畢業生如何微整形」、「醫美是高考獎勵」等話題討論熱烈,不少家長甚至主動鼓勵孩子進行微整形,認為出眾的外貌能在社交和求職中佔據優勢。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錢堅革觀察到,許多高中生對於想做的醫美項目「很有主見」。這種對外貌的過度重視,無形中加劇了高中生們的「顏值焦慮」,使他們認為「變美」是迎向新階段的必要投資,雙眼皮和瘦臉針則成為這場「顏值競賽」的熱門「新賽道」。
醫療產業的擴張與規範
隨著高考後醫美熱潮興起,中國醫療美容產業迎來暑期小高峰。據多家醫院估算,暑假期間以高中畢業生為主的整形美容科業務量增加約30%,且逐年遞增。熱門項目集中於雙眼皮、瘦臉針、去痣、除腋臭、玻尿酸等。有醫生直言:「常規15個號,3秒搶完,現在增加到35個號,還有醫生一天做了7、8台微整形手術。」
然而門診量暴增引發對醫療品質及未成年人醫美規範的擔憂。醫師單日進行7、8台手術,遠超平時標準,是否存在過度醫療?中國衛健委提醒,微整形雖風險較低,但絕非零風險,一旦出問題可能造成嚴重後果。此外,未成年人醫美存在法律倫理邊界,醫師是否應進行心理評估並告知所有風險?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主任醫師王永前強調,未成年人生理結構未成熟,審美易受外界影響,若無醫療需求,不建議因外貌焦慮整形。
潛在醫療風險與長期影響
「微整形」雖創傷小、恢復快,但潛在醫療風險不容忽視。肉毒桿菌(瘦臉針)、玻尿酸等項目可能引發感染、不對稱、神經損傷或過敏,嚴重甚至導致血管栓塞、皮膚壞死、失明及腦梗塞。激光等光電治療也可能出現色素沈澱、蕁麻疹或接觸性皮膚炎。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整形美容科主任錢堅革指出,未成年人除非有明顯外貌缺陷需改善,否則會予以「勸退」,尤其是割雙眼皮、隆鼻等創傷較大的手術。皮膚科醫生分享案例,曾有高中畢業生在無資質機構激光祛斑,不僅無效,反致大面積返黑並引發心理問題。這些過早醫美的青少年,未來若需修復或取出異物,將面臨巨大身心壓力,美麗的代價恐超乎想像。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