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氏症新希望 日研移除21號染色體 成功率達30.6%
唐氏症(Trisomy 21)因21號染色體多出一條,影響全球約700分之1的新生兒,帶來認知障礙與健康挑戰。日本三重大學的Ryotaro Hashizume團隊利用CRISPR-Cas9,鎖定並移除多餘染色體,成功率達30.6%。這項技術針對特定等位基因(M2 allele),確保保留來自父母的正常染色體。實驗在誘導多能幹細胞與皮膚成纖維細胞中進行,顯示細胞在移除多餘染色體後,基因表達與生長速率回歸正常。
CRISPR如何運作?
CRISPR-Cas9像一把分子剪刀,透過識別特定DNA序列,精準切割目標染色體。研究團隊設計了等位基因特異性(allele-specific)策略,鎖定多餘的21號染色體進行多次切割,使其在細胞分裂時變得不穩定而丟失。為提高成功率,他們暫時抑制DNA修復基因,讓染色體丟失率從13.1%提升至30.6%。這項技術的巧妙之處在於,它不僅移除多餘基因,還避免損害細胞其他部分。
但要強調的是,這項技術無法逆轉已發生的唐氏症,也不是治癒方法,而是為研究染色體異常開闢新路,包括:
.改善產前檢測:精準識別染色體異常,提升早期診斷效率。
.深入細胞研究:揭示21號染色體如何影響細胞發育,為神經與心臟功能研究提供線索。
.開拓基因療法:為開發針對性強、安全的療法奠基,可能適用於其他染色體疾病。
這項突破也引發熱議:基因編輯會否滑向「設計BB」的爭議?專家澄清,CRISPR目前僅用於研究,無法逆轉唐氏症症狀,也非製造完美嬰兒的工具。移除多餘染色體可能引入未知突變,安全性仍是挑戰。家屬或許會問:這是在幫助患者,還是改變人性?公開討論至關重要,確保技術不逾越倫理紅線。你認為,基因編輯的未來該如何平衡希望與風險?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