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味蕾新實驗!四川「肥腸拿鐵」爆紅 每杯32元可選3種濃度

味蕾新實驗!四川「肥腸拿鐵」爆紅 每杯32元可選3種濃度

Business News
By Shiney Xu on 03 Jul 2025

四川江油一間咖啡店近日因推出「肥腸拿鐵」而爆紅,成為網絡熱話。這款將當地特色美食肥腸與咖啡結合的創意飲品,分為初、中、高三個等級,售價32元人民幣,下同),等級越高肥腸味越濃。店主表示,靈感來自當地人對肥腸的熱愛,味道類似鹹芝士。

 如何成為「爆款」?

 「肥腸拿鐵」的爆紅並非偶然。過去幾年,中國飲品市場出現過不少「獵奇」產品,如酸菜拿鐵、臭豆腐拿鐵甚至皮蛋咖啡等。這些產品多以強烈視覺衝擊和顛覆性味覺組合吸引眼球,但大多僅止於一時話題,難以持續。

 「肥腸拿鐵」的成功,在於精準抓住社群媒體傳播邏輯。一張網友分享的舊版宣傳圖在社群平台迅速發酵,引發超過三千則討論,讓原本的「趣味實驗」意外成為「現象級」產品。社群營銷利用人們的好奇心和分享慾,透過視覺與話題雙重轟炸,實現病毒式傳播,帶來業務量高達4倍的增長,且有80%的顧客都嘗試了這款獨特的咖啡。

 地方食材與咖啡文化融合

 四川作為美食之都,其餐飲業者在「混搭創新」方面向來表現出色。他們深諳在地食材的獨特風味,並勇於將其與看似不相干的品類進行融合。「肥腸拿鐵」的創意靈感,正源於江油當地極富盛名的紅燒肥腸。店主張宇馳表示,這款飲品歷經多次改良,從最初直接在牛奶咖啡混合肥腸塊,演變成如今精準控制(6克)高湯劑量的「3.0版本」,旨在追求鹹香與咖啡香氣的完美平衡。這種對傳統風味的深刻理解和對新潮飲品的開放態度,使得四川的餐飲創新充滿活力。

 放眼全國,類似的「地標風味飲品」也在各地悄然興起,例如雲南有咖啡店曾推出螞蚱拿鐵、竹蟲美式,廣東則有生蠔冰美式。這些案例反映業者將在地文化融入現代飲品,創造獨特市場記憶點的趨勢。

 話題熱潮背後的商業策略

 「肥腸拿鐵」的爆紅,看似是商業營銷奇蹟,實則蘊含值得深思的策略。店主張宇馳坦言,最初只是「趣味實驗」,但隨社群討論暴增、顧客絡繹不絕,便轉為「有心經營」,迅速推出改良版「3.0」並提供濃度選擇,確保產品可持續性。

 中國人民大學劉清揚副教授指出,這類產品滿足當代消費者對「記憶點」與「文化參與感」的需求。當飲品承載地方故事,便能引發情感共鳴,使「肥腸拿鐵」成為地方經濟創新的平台。張宇馳更計劃推出豆腐乳摩卡、花椒冷萃等在地特色飲品,顯示這波熱潮旨在透過持續創新,將江油打造成「美食與創意並存」的城市名片這並非短線操作,而是融合文化與商業的長遠品牌策略。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