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袋「過關」神器!1260張3C貼紙僅售0.9元 監管真空成隱患
民航局上週四(26日)突發新規,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攜帶無3C認證(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標識不清或被召回的充電寶(俗稱「尿袋」)搭乘內地航班。新規一出,即有網民發現二手平台湧現「商機」,有商家提供3C刻字服務,更出售假冒3Czheng標貼,最低0.9元(人民幣,下同)可買1260張貼紙,聲稱「一貼即過關」。不過,調查發現,目前多個平台已火速下架相關商品。業內人士提醒,偽造認證屬違法行為,旅客切勿以身試法。
假象安全感:3C貼紙變商品
民航局的新規,旨在提升航空安全,要求旅客攜帶的充電寶必須具備清晰可辨的3C認證標識,否則將被禁止登機。然而,部分不法商家趁機在二手平台和社群媒體販售廉價「3C認證」貼紙及刻字服務,最低0.9元可買1260張貼紙,更有消費者曬出5.7元購買180枚的訂單截圖。
此舉利用消費者對合規的需求,製造虛假安全感。旅客誤以為貼標即合規,卻可能面臨罰款,更危險的是,未認證充電寶的電池安全隱患可能引發機艙事故。這場「認證幻覺」不僅欺騙消費者,更嚴重威脅公共安全底線。
低成本偽認證灰色產業鏈浮現
「假認證貼紙」現象背後是一條完整的灰色產業鏈,利用平台匿名性與監管漏洞運作。商家透過社群媒體(如小紅書)和電商平台,以「3C標識」、「印章定制」等模糊關鍵詞規避審核,提供兩類主要服務:廉價批發3C貼紙(幾元可購上千張),或客製化雷射刻字(如百元內的「3C印章」),甚至能按比例縮小印製於充電寶等產品。
交易時,商家常以下架原商品、改用無關連結(如兒童玩具貼紙)掩護實際發貨內容。部分商家雖聲明「不保證過安檢」,卻暗示產品「正規」,模糊責任歸屬。這種低成本高收益的偽造模式,在數位平台監管寬鬆下持續擴張,不僅擾亂市場,更埋下嚴重安全隱患。
監管真空與信任危機
此次「3C貼紙」亂象暴露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標誌的監管漏洞。儘管《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對偽造、變造認證標誌有明確罰則,最高可處10萬元罰款,若用於未認證產品更可處20萬元罰款,並沒收違法所得。但主要針對實體環節,對網絡平台「貼紙印製不違法但濫用」的行為難以追溯。平台雖屏蔽關鍵詞,但商家變相銷售顯示被動下架效果有限,需加強事前監管,如AI識別異常交易或要求商家提供資質證明。
若「假認證」蔓延至充電寶以外的兒童玩具、家電等領域,將加劇產品安全風險,嚴重損害消費者對認證體系的信任,衝擊「中國製造」聲譽。當3C標誌公信力被廉價貼紙削弱,安全保障將無從談起,這需要執法部門、交易平台和消費者共同警惕。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