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David Webb警示 寧德時代H股流通量過低 恐損投資者權益

David Webb警示 寧德時代H股流通量過低 恐損投資者權益

News
By Shiney Xu on 22 May 2025

電池製造龍頭寧德時代(CATL)近日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今年以來全球集資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發行,其股價在上市初期亦獲得顯著升幅。然而,知名維權投資者David Webb公開指出,寧德時代H股的實際流通股份數量偏低,且股權高度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此一情況已為市場帶來潛在風險。

 流通股不足對市場公平性的衝擊

 所謂「流通股份」,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在市場上自由買賣的部分。以寧德時代為例,其H股發行量僅佔總股本約3.4%,其中更有近半數,即約7746萬股股份設有禁售期,導致實際可供市場交易的股份數量相當有限。

 流通股比例偏低,首先會直接削弱股份的市場流動性。當可交易股數不足,投資者在進行買賣時便可能面臨較大困難,即使是中等規模的買賣指令,亦可能對股價產生不成比例的影響,造成價格異常波動。此情況下,股價或未能全面及時反映公司的基本因素及真實價值,估值因而可能出現偏差。

 此外,低流動性亦會增加投資者的交易成本與潛在風險。不少指數基金及大型機構投資者,在選擇投資標的時,對股份的流動性有特定門檻。若股份流通量持續處於低水平,或難以吸引該等長線資金的關注,甚至可能因此不被納入某些重要指數的成分股。

 港交所監管與制度設計壓力測試

 近年,地緣政治暗湧不斷,尤其在中美角力的大背景下,美國時而傳出對中資企業境外上市的監管收緊風聲,甚至曾有聲音質疑包括香港在內的金融市場,對中資企業的監管透明度及標準。雖然這些言論未必直接針對個別案例,卻無形中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監管角色與制度設計,構成了一場持續的「壓力測試」。

 像寧德時代這樣具全球影響力、但H股流通盤面極小的上市個案,自然成為焦點。香港證監會及港交所如何在確保市場活力的同時,有效監察股權高度集中可能引發的市場操縱風險、保障小股東利益,以及維持市場的公平有序,其監管智慧與執法力度,正備受國際社會關注。

 公司戰略考量與中資集體趨勢

 寧德時代在穩佔深圳A股龍頭後,選擇以低比例H股赴港第二上市,背後策略值得玩味。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既能為「寧王」拓展全球融資渠道、提升品牌影響力,又能吸引多元投資者;同時保留A股主體,既可維持控制權,又能享受內地較高估值。這種「A+H」佈局,反映中資企業在國際化與風險管控間的平衡:既擁抱國際資本,又警惕外部風險,或為未來海外擴張鋪路。

 值得關注的是,寧德時代H股前25大股東集中持有近70%股份,這種股權結構雖推升初期「稀缺性」行情,但David Webb的風險警示點出市場潛在隱憂。如何在全球最大IPO光環下平衡各方利益、維持市場穩定,將是持續考驗。

 

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