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減持美債燃關稅戰?

中國減持美債燃關稅戰?

Business Investment News
By 大新銀行 on 22 May 2025
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部

中國內地3月美債持倉下降引發了市場關注,甚至有些看法認為這可能是美國決定大幅加徵關稅的導火線。但實際上,這一變化更大機會只是短期波動,似乎未必足以惹怒美國政府。

 

中國截至3月底的美國國庫券持倉降至約7,650億美元,較2月減少近190億美元,看似幅度相當不小,但主要是因為2月的持倉略較對上幾個月為高。若以季度平均來看,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美債平均持有量約為7,700億美元,較去年第四季度的7,630億美元更略有上升。自2024年初以來,中國的美債持倉整體保持穩定在7,700億美元左右,我們認為月度數據的波動不應被過度解讀。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公布的美債持倉資料未必能夠完全反映內地官方的真實持有量。美國財政部的統計主要基於美國本土的初級交易商數據,但不同國家的政府可能通過第三地或代理機構持有部分美債,這部分資產未必會被納入官方統計。因此,外界看到的「拋售」很可能只是賬面變化,未必代表實際資產配置的大幅調整。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即使假設官方資料反映了內地絕大部分的美債持倉,近年來內地對美債的減持趨勢也早已確立。自2011年中國美債持倉最多超過1.3萬億美元,佔美國國庫券存量超過9%。但隨著美國過去十年的國庫券總規模大幅膨脹至超過36萬億美元,中國的持倉比率已下降至目前的2%左右,意味著即便未來繼續減持,對美國國庫券市場的實際衝擊或許會逐步減弱。

 

有觀點認為北京可能將美債作為「武器」進行拋售以應對美國大幅加徵關稅,但實際上,內地作為全球主要出口國和經濟體,必須維持充足的美元外匯儲備,以滿足貿易和投資的結算和匯兌需求。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3月的數據顯示,全球貿易結算中美元支付佔比仍高達49%,遠高於第二歐元佔比的22%。美元仍然是全球最主要的儲備貨幣,即使最近市場出現「去美元化」的觀點,以及遭到惠譽下調信貸評級,美元的流動性和信用優勢仍然明顯,而美債則是美元資產中最具流動性和安全性的選擇。對人民銀行而言,繼續維持相當規模的美元儲備及配置於美債,既能獲得穩定收益,也便於隨時變現。

 

如果人民銀行的美元儲備不足,導致無法滿足市場對美元的兌換需求,人民幣匯率可能面臨巨大壓力。即使人行將部分儲備轉投歐元或日圓,這些貨幣的國際接受度與美元仍有一定差距,難以完全替代。正如銀行在客戶需要時必須能夠兌付現金,國家層面的外匯管理同樣如此,如果無法隨時滿足市場對美元的需求,人民幣國際形象和金融穩定都將受到嚴重影響。

 

同時,近年來內地外匯儲備多元化趨勢明顯,除了美債,還持續增持黃金等其他資產。截至2025年4月,中國官方黃金儲備已連續六個月增加,達到7,377萬盎司。這種多元化配置有助於分散風險,但並未改變美債作為核心儲備資產之一的地位。

 

總括而言,我們認為中國美債持倉仍處於相對穩定水平,中國作為全球主要經濟體和貿易國,仍需維持大量美元儲備,美債依然是首選資產。市場無需對短期資料波動過度解讀,更應關注長期結構性變化和全球金融格局的演變。

 

了解更多市場資訊:https://bit.ly/3XwFXOg

本文所載資料為大新銀行或其聯屬公司之觀點,截至本文日期,相信相關資料來源乃屬可靠。投資涉及風險。銀行對任何數據或預測的準確性不發表任何聲明或保證。本文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建議、要約或招攬。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