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解讀「狂人」治國術    特朗普存在性格缺陷?

解讀「狂人」治國術 特朗普存在性格缺陷?

Bloggers
By 王華 on 09 May 2025
王華是易方資本對沖基金 (eFusionCap.com) 的創辦人及投資總監。他曾在法國巴黎銀行擔任a科技股分析員,負責分析大中華地區的科技硬件公司。他是《對沖拆解王》,《對沖拆解王2—賞金獵人投資 技術》及《 Bloody AI Alchemist 》 的作者,亦經常在電視、電台財經節目,財經雜誌及報紙財經版出現。

近年全球政治經濟舞台波譎雲詭,其中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這位被香港財經評論戲謔為「金毛自戀狂」的風雲人物,無疑是攪動風雲的核心。特朗普的性格特質,是理解其行為邏輯的鎖鑰。本文嘗試從心理學角度,如榮格八維理論及自戀型人格障礙(NPD)等,解構這位「自戀狂」的思維模式。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可能高度依賴內傾的感知與直覺(Si/Ni)來接收資訊,並以內傾的情感與思考(Fi/Ti)作決策,這使其極度關注內心世界的主觀建構,而相對忽略外部客觀現實的複雜性。這種「完美主義」並非追求系統的盡善盡美,而是執拗地「成全自己是個完美的人」,為此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扭曲事實,以維護其自我形象的完整無瑕。這種性格驅使下的行為,往往表現為極端的自信、對質疑的強烈反彈以及對忠誠的偏執要求。

與貝索斯的對比

與特朗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位科技巨頭、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被稱為「光頭網購王」。評論認為,貝索斯在面對商業競爭與挑戰時,展現出不同的抗壓能力與決策風格,其行事或許更接近MBTI性格類型中的ENTJ(指揮官型),強調效率、策略與長遠佈局。這種對比突顯了特朗普個人風格的獨特性及其對傳統商業與政治領袖範式的顛覆。

在特朗普的執政理念中,「美國優先」是貫穿始終的主軸,其具體政策則充滿了爭議與不確定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其發動的貿易戰,尤其是針對中國的關稅大棒。評論指出,特朗普政府試圖透過「對等關稅」等手段,強迫製造業回流美國,重振本土工業。然而,這一政策被認為更像是一種「空想」。

儘管美國是全球第二大生產國,但其製造業產量與產業鏈完整度遠不及中國。許多美國品牌的產品,特別是電子產品,其生產環節早已深度嵌入全球供應鏈,尤其依賴中國內地的製造基地。高額關稅的直接後果,是進口原材料與製成品成本的急劇上升,最終壓力無可避免地會傳導至消費者。更為諷刺的是,在現實壓力下,即便是強硬如特朗普,也不得不對手機、電腦等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的產品在關稅問題上作出修正與豁免,這也反證了其政策的理想化與現實的骨感。

股市如「幣圈」般波動

特朗普對國內機構的態度同樣充滿了「狂人」色彩。聯邦儲備局作為美國貨幣政策的獨立制定者,屢屢成為特朗普攻擊的目標。他試圖透過公開施壓、人事任命等方式影響聯儲局的決策,例如迫使其降息,以刺激經濟,服務其政治議程。這種對獨立機構的干預,引發了市場對政策連續性與可預測性的深切憂慮。

正是在這種高度不確定性與非理性因素的驅動下,金融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劇烈波動。評論文章辛辣地指出,特朗普時代的股市,其波動幅度甚至超過了以投機著稱的加密貨幣市場(「幣圈」),整個市場環境變得如同「KK園」般險惡,充斥著突如其來的轉向與夾倉風險。所謂的「90日談判期」等政治承諾,在特朗普的「交易藝術」面前,往往不堪一擊,隨時可能因其一時的念頭而推翻。投資者在這樣的市場中,如同在驚濤駭浪中行舟,傳統的分析框架與避險策略面臨嚴峻挑戰。

特朗普現象的深層根源

更深層次來看,特朗普現象並非孤例。這種「自戀與發瘋」的傾向,在一定程度上是當代社會某些深層次矛盾與情緒的反映,並非僅限於個別政治人物。在一個資訊爆炸、民粹主義抬頭、傳統權威受到挑戰的時代,類似的非理性行為模式在不同領域都可能出現。面對如此複雜的局面,多數市場參與者或許如同霧裡看花,難以洞悉局勢的本質,缺乏真正的「洞察力」(insight)。即便是被寄予厚望的人工智能(AI),目前也主要停留在處理數據、資訊和訊息的層面,距離產生深刻的、穿透性的洞察,尚有漫長的路要走。

撰文:王華(eFusion 易方資本創辧人)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