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保險公司逆向招聘 專收40歲以上零經驗 50歲新人月入10萬?
日本一間保險代理公司「Old Rookie株式會社」憑獨特招聘策略引起關注,明言只聘請「40歲以上且無相關經驗」人士,顛覆企業慣常偏年輕員工的傳統。創辦人荒井將貴強調,此舉旨在為中年群體提供發展機會,避免人才因年齡遭浪費。有50多歲新人的月入更高達190萬日圓(約港幣10萬元,下同),只因「人脈」即可介紹買保險的有錢親朋戚友無價!
逆向年齡優先招聘策略 因人脈無價
在日本傳統職場中,企業普遍傾向優先錄用年輕且具備即戰力的求職者。而40歲以上的轉職者,尤其跨領域者,往往被貼上「僵化」、「學習力低」的標籤,求職處處碰壁。然而,四年前由當時41歲的荒井將貴創立的「Old Rookie株式會社」,卻反其道而行。公司唯一招聘鐵律是:年齡須滿40歲,且毫無保險業經驗。
荒井直言,社會常因年齡拒絕優秀人才,造成浪費。他曾在前一份工作負責招聘時,發現許多有能力的人因年齡限制而無法發揮所長,因而深感惋惜,他希望為他們創造舞台。他強調,「讓這些具豐富閱歷、廣闊人脈與成熟問題解決能力的中高齡者,不再因年齡門檻而被低估。」有分析亦指,想成功推銷貴價的保險產品,「人脈」即有錢的親朋戚友最重要,保險代理的年齡反無關痛癢,故荒井的招聘策略有其道理。
勞動力市場現實與突圍路徑
據統計,過去兩年日本45歲以上轉職需求已突破400萬人次,形成龐大的「中年轉職潮」。背後原因包括「役職定年」(指公司設定的一個年齡,當員工達到這個年齡時,即使還沒到法定退休年齡,也必須卸下管理職務)制度造成的薪資銳減,以及物價上漲對穩定收入的迫切需求。然而普遍的年齡歧視,使他們難以找到理想舞台。
「Old Rookie」的成功關鍵,在於選擇能將中高齡者劣勢轉為優勢的「保險業」。此行業核心並非技術,而是「人」——建立信任、精準溝通、深度理解需求的能力,正需要人生歷練的積累。該公司無年齡上限與定年制度,提供完善的教育訓練與支援系統,吸引許多年近60歲、來自不同產業背景的資深員工加入。許多50多歲才入職的員工,最高的每月收入可超過190萬日圓。
一名58歲才入職的前食品公司部長坦言,雖對保險業不熟悉,但數十年積累的人脈與信譽,讓他比年輕人更快取得客戶信任。另一名61歲的前機械工廠員工坦言,能夠長久工作且彈性安排,這對需要照顧父母的世代特別友善。
能否成為中高齡就業複製典範?
「Old Rookie」的案例為日本乃至全球應對高齡化與勞動力短缺提供了重要啟示。隨著日本步入超高齡社會,「下流老人」因經濟與就業困境而成為嚴峻問題。若更多企業能跳脫年齡框架,轉而重視中高齡者擁有的「經驗、人脈與成熟度」等價值,將不僅可填補勞動力缺口,也能讓這些資深人才持續發揮所長,同時緩解高齡貧窮的壓力。
雖然保險業的特性較易實踐此模式,但其核心——「重新定義人才價值」,值得所有缺工行業借鑑。未來,中年轉職或許不再代表職涯終結,而是充滿可能的黃金起點。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