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可達10萬獎金!內地發錢獎勵結婚,能救人口危機嗎?
中國人口連續三年負增長,結婚率創45年新低,地方政府祭出「現金誘因」催婚!廣州南嶺村新婚可領4萬元人民幣(下同),生育再加碼最高可至10萬元。這波「發錢催婚」能否扭轉年輕人不婚不育趨勢?這筆「婚姻紅包」真能點燃愛情火花嗎?
「發錢催婚」的背景
中國正面臨嚴峻的人口危機。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出生人口僅954萬,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99‰,連續第三年負增長。 結婚率更創45年新低,2024年全國結婚登記僅610.6萬對,較2023年下降20.5%,不到2013年高峰期1346.9萬對的一半。 經濟下行、青年失業率(16-29歲)高達23.7%、高房價與天價彩禮,讓年輕人對婚姻望而卻步。 為此,中央推動「適齡婚育」政策,地方政府積極響應。
廣州南嶺村自今年1月起正式施行「初婚獎勵實施方案(試行)」,最高可申領4萬元;4月下旬再增加「生育補助方案」,符合條件的家庭若完成「結婚+生育」,累計最高能領取10萬元的豐厚獎勵。浙江、山西等地也發放結婚紅包或消費券,試圖刺激婚姻與生育熱情,緩解人口老化與勞動力萎縮的壓力。
「現金獎勵」政策成效存疑?
儘管高額獎金聽起來十分誘人,但對於能否真正撬動年輕人的婚育意願,社會各界普遍存在疑問。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結婚登記僅181萬對,同比下降15.9萬對,顯示獎勵措施未扭轉下降趨勢。有分析指出,結婚率銳減源於結構性問題:獨生子女政策導致適婚人口減少、初婚年齡推遲至31歲(男)與29歲(女)、高房價與失業率削弱年輕人成家意願。南嶺村雖提供高額獎勵,但當地居民反映,4萬元遠不足以抵消買房與育兒成本。浙江紹興等地雖有補助,目前結婚率仍未見顯著回升。學者警告,短期現金誘因難以改變婚姻觀念與經濟現實,長期效果恐有限。網民也在微博熱議:「生活壓力這麼大,哪敢結婚?」
給當地財政政策帶來什麼影響
中國地方政府面臨財政收入放緩與支出增加的雙重壓力,土地財政衰退使許多地區債務沉重。在此背景下,數萬元的婚育獎勵政策對財政緊張地區無疑雪上加霜。以南嶺村為例,雖有集體經濟支撐,但多數地區資金來源堪憂,可能擠佔教育、醫療等公共預算。若擴大獎勵範圍,財政成本將成天文數字,難以長期維持。
此外,這種「地方自掏腰包」模式恐加劇區域不平等:富裕地區能提供豐厚獎勵吸引人口,而貧困地區無力跟進,導致人口流失惡性循環。此類政策缺乏中央財政支持,僅靠地方短期硬撐,終難持續,非長遠人口戰略之計。然而,人口老化若持續惡化,未來養老與醫療支出將更沉重,地方政府需在短期補貼與長期財政平衡間尋找出路。
專家建議,政府應搭配更全面的政策,如降低房價、改善就業環境、推廣性別平等,方能真正提升年輕人婚育意願。未來,中國如何在人口與經濟間找到平衡,將是全球關注的焦點。你認為這筆「婚姻紅包」能改變現狀嗎?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