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Q1經濟意外萎縮0.2%!內需、投資、出口三殺,可能波及全球產業鏈?
全球關注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之際,韓國經濟已先一步亮起紅燈。今年第一季,韓國GDP意外出現萎縮,顯示這個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體在面臨內需不振和外部風險時的脆弱性。去年底的政治動盪影響了消費信心,加上出口與投資數據不佳,韓國經濟正處於關鍵的轉折點,其影響可能波及全球相關產業鏈。
韓國首季GDP意外萎縮0.2%
韓國中央銀行(BOK)公布數據,今年第一季GDP較前一季萎縮0.2%。此結果顯著低於市場預期的增長0.1%,也中止了先前連續數季的增長趨勢。
這次萎縮發生在美國實施新關稅措施之前,突顯韓國決策者在維持經濟增長方面所面臨的挑戰。
內外因素疊加導致經濟下滑
韓國第一季經濟萎縮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內部因素方面:
- 內需疲軟:去年12月的政治風波(尹錫悅戒嚴令事件)對消費者信心造成衝擊。第一季私人消費環比下降0.1%,顯示民眾在經濟與政治不確定性下,消費意願降低。
- 投資大幅下滑:設施投資環比下降2.1%,反映企業在前景不明下投資趨於保守。建築投資環比下降3.2%,已連續第四個季度萎縮,主因可能與房地產市場降溫及高利率環境有關。韓國央行行長近期也表示,建築市場的復甦勢頭正在減弱。
- 政府支出減少:政府支出環比亦下降0.1%,未能對經濟形成有效支撐。
外部因素方面:
- 出口動能減弱:作為出口導向型經濟體,韓國易受全球貿易環境影響。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特別是美國的關稅威脅,增加了出口的不確定性。第一季整體出口環比下降1.1%,主要受化學產品及部分設備出口減少拖累。
- 對美出口顯著下滑:根據最新數據,今年4月份前20天,韓國對美國的出口額同比大幅下降14.3%,預示未來出口可能面臨更大壓力。
- 全球貿易前景黯淡:世界貿易組織(WTO)已將2025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增長預測下調至-0.2%,較無貿易戰情景低近3個百分點,對依賴全球貿易的韓國構成不利外部環境。
關稅風險下的半導體產業
半導體是韓國經濟的核心。以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為首的企業在全球記憶體晶片市場佔據重要地位。然而,該產業正日益受到地緣政治和貿易摩擦的影響。關稅對韓國半導體業的影響包括:
- 直接成本增加:若對韓國半導體或使用韓國晶片的終端產品徵收關稅,將削弱其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
- 供應鏈受阻:即使關稅目標是其他國家(如中國),也可能因韓國晶片需運往當地組裝而間接影響需求。
- 地緣政治壓力:在中美科技競爭背景下,韓國既要面對美國的技術出口管制要求,也可能被美國視為貿易競爭對手。
- 投資決策調整:貿易不確定性可能促使韓企調整全球生產佈局,增加在美或其他地區投資以規避風險。
多元但同樣承壓的其他關鍵產業
除半導體外,韓國還有多個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
- 汽車製造:現代和起亞是全球重要汽車品牌,尤其在電動車領域。
- 造船業:在高附加值船舶(如LNG船)建造方面具備優勢。
- 鋼鐵工業:浦項鋼鐵是全球領先的鋼鐵企業。
- 石化工業:亞洲主要的石化產品生產和出口基地。
- 消費電子與家電:三星和LG在手機、電視、家電等領域領先。
- 文化產業:K-Pop、韓劇等「韓流」文化產品具備全球影響力,帶動相關經濟效益。
韓國第一季經濟的意外萎縮是一個警示,反映了國內因素(政治影響、結構性問題)和外部壓力(貿易風險、全球經濟放緩)的疊加效應。韓國決策者面臨刺激內需和應對外部衝擊的雙重挑戰。如何在維持國內經濟穩定的同時,應對潛在的貿易摩擦,並提升經濟結構的韌性,將是未來一段時間韓國經濟政策的重點。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