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關稅戰陰影下,日本高層明確表態:美債是資產,非談判籌碼!

關稅戰陰影下,日本高層明確表態:美債是資產,非談判籌碼!

News
By Shiney Xu on 14 Apr 2025

隨著美日關稅談判將於4月17日展開,日本執政黨高層明確表態,不會將持有的巨額美國國債作為談判籌碼。這項決定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深層考量?這場沒有硝煙的經濟博弈又將如何影響全球?

日本與中國:美債市場的兩大「超級房東」及其影響力

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截至2025年2月,日本以持有約1.08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持續位居全球最大持有國的寶座,而中國則以7,608億美元位列第二。這兩個亞洲經濟體合計持有的美債,佔外國持有總量的相當大比例。日本長期大量購買美債,部分源於其龐大的貿易順差需要尋找安全的投資渠道,同時美國國債市場的高流動性和相對安全性也符合日本機構投資者(如退休基金、保險公司)的需求。

 更深層次看,日本的超寬鬆貨幣政策(長期維持低利率甚至負利率)使得國內投資回報偏低,促使資金流向收益率相對較高的美元資產,特別是美國國債。這種緊密的金融聯繫意味著,日本的任何大規模買賣行為,理論上都可能對美國債券市場的穩定性產生顯著影響。

 解碼日本決策:為何「手握王牌」卻選擇「按兵不動」?

 日本執政黨高層在此次潛在的關稅談判前夕,明確表示不以美債作為談判籌碼,這一表態主要基於以下幾點政治與經濟動機。首先,美日同盟關係是日本外交和國家安全的基石。在當前複雜的國際地緣政治環境下,維持並強化與美國的盟友關係,對日本而言具有壓倒性的戰略重要性。動用美債作為武器,無疑會嚴重損害雙邊互信,甚至動搖同盟根基,這是日本政府極力避免的。

 其次,金融穩定至關重要。大規模拋售美債不僅會衝擊美國金融市場,引發全球市場動盪,更會導致日本自身持有的美債資產價值大幅縮水,損人不利己。再者,日本更傾向於通過傳統的外交談判渠道解決貿易爭端,而非採取可能引發不可預測後果的「金融核選項」。此舉也向國際社會傳遞了日本作為負責任的全球經濟參與者的形象,有利於其在其他國際事務中獲得支持。

 日本決策的影響與中國的角色

 日本執政黨高層明確拒絕以美債作為關稅談判籌碼,背後既有經濟考量,也有深層政治動機。目前美國國債市場規模達28.6萬億美元,外國持有占比約20%。若日本改變立場,可能推高美債收益率,增加美國融資成本,連鎖影響全球利率環境。然而,日本的克制有助穩定市場預期,降低短期波動風險。

 反觀中國,市場猜測其可能利用美債施壓美國,數據顯示,中國持債規模自2020年起持續下降,減持約300億美元,顯示其更傾向分散儲備而非直接對抗。中國的謹慎與日本相似,均避免引發債市危機,但其未來動向仍取決於中美貿易談判進展。

 美債作為金融武器,威力巨大卻風險重重,未來各國如何博弈,值得關注。在這場沒有贏家的遊戲中,誰將笑到最後?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