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只是最低還款!逾期拖欠同創紀錄,美國消費引擎瀕臨熄火?
美國消費者壓力加大。費城聯邦儲備銀行最新數據顯示,僅能支付信用卡最低還款額的活躍帳戶比例攀升至十二年新高,拖欠率亦同步觸頂。這不僅是個人困境的縮影,更對經濟韌性構成嚴峻拷問。在高利率、持續通脹及貿易政策陰影下,2025 年消費者信心正悄然滑落。
最低還款潮再現:美國信用卡債務壓力升級
費城聯儲的最新報告揭示,美國消費者正承受日益沉重的財務壓力。2024 年第四季度,約 11.1% 的活躍信用卡帳戶僅支付最低還款額,創下 12 年來的最高紀錄,較前一季的 10.9% 進一步上升。同時,逾期 90 天以上的嚴重拖欠率也達到歷史峰值。
「僅付最低還款」是財務困境的典型信號。它雖能暫緩違約,卻會讓債務在複利效應下快速膨脹,形成惡性循環。
近年多重經濟衝擊是主因。疫情後的通脹飆升侵蝕了購買力,而美聯儲為抑制通脹而採取的激進加息,則將信用卡平均年利率推升至 20% 以上的歷史高位。即使通脹有所緩和,累積的物價漲幅和高昂的借貸成本,仍在持續擠壓家庭預算,使得更多人不得不依賴信用卡維持生計,並選擇最低還款這一無奈之舉。
信心低谷:拆解 2025 年消費者情緒不振之因
與債務壓力相伴的是消費者信心的持續低迷。進入 2025 年,儘管勞動力市場尚顯韌性,但多重因素導致消費者情緒難以樂觀。
高利率環境的持續影響顯著。即使未來可能降息,當前的利率水平顯著抑制了信貸需求和消費意願,增加了現有債務的負擔。
通脹雖漲幅放緩,但其「後遺症」仍在。已達到的高物價持續構成生活壓力,對未來物價和購買力的不安全感普遍存在。
經濟前景的不明朗也打擊信心。全球地緣政治風險、能源市場波動以及對經濟可能放緩甚至衰退的擔憂,讓消費者在支出上趨於保守。
貿易政策的陰影也不容忽視。如費城聯儲報告所述,圍繞貿易政策(尤其是歷史上的美中貿易爭端)的不確定性,也曾是影響經濟預期和消費者信心的因素之一,其潛在影響或擔憂可能延續。
這些因素交織,使得美國消費者對未來經濟走向和自身財務狀況缺乏信心,進而影響其消費決策。
特朗普關稅的迴響:對消費市場的持續影響
特朗普推行的大規模關稅政策,特別是針對中國的關稅,對美國消費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其效應值得持續關注。
關稅的成本轉嫁與物價上漲是直接後果。多數研究指出,關稅成本主要由美國進口商和消費者承擔。這直接導致了多種進口消費品價格上漲,增加了家庭生活開支,對中低收入群體影響尤甚。同時,依賴進口部件的美國製造商成本也上升,進一步推高終端價格。
關稅還帶來了不確定性與市場扭曲。關稅及貿易反制措施打擊了美國出口(如農業),並迫使企業調整供應鏈,增加了經營成本。更重要的是,貿易政策的高度不確定性抑制了企業投資,可能間接影響就業與薪資增長,從而削弱消費者信心和長期的消費能力。
美國消費者的韌性正經受考驗。未來,貨幣政策走向、通脹與就業的實際表現、以及全球貿易格局的演變,將共同決定他們能否走出困境。而「最低還款」這一指標,將繼續作為觀察美國經濟健康狀況的關鍵窗口。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