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電池霸主到換電王者,寧德時代擲25億入局蔚來換電,寧德時代的野心有多大?
電動車賽道風起雲湧,電池巨頭與造車新勢力的每一次互動都牽動著市場神經。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CATL)宣布向蔚來汽車(NIO)旗下的換電業務「蔚來能源」(NIO Power)注資高達25億人民幣(約26.5億港元),甚至傳出可能尋求控股權的消息。這不僅是一筆巨額投資,更可能預示著電動車補能模式的重大轉變。究竟這場「世紀聯姻」背後有何深層戰略考量?在全球貿易摩擦升溫的背景下,此舉對雙方意味著什麼?
雙方合作的戰略意義
寧德時代與蔚來能源的戰略合作不僅是財務投資,而是產業鏈上下游的重要捆綁。寧德時代通過25億人民幣投資,將確保其電池產品在蔚來超過2,400座換電站的穩定供應,並參與換電站運營與標準制定,可能引領未來換電電池的標準化。
若寧德時代控股蔚來能源,將成為能源服務生態的重要玩家。此合作也有助於應對歐美日益嚴格的審查與潛在的關稅壁壘,強化國內市場合作,鞏固本土基礎,降低國際風險,提升競爭力,推動規模化運營以降低成本。
換電模式的未來與挑戰
換電模式憑藉「3-5分鐘快速補能」的便捷性,有效緩解里程焦慮,尤其吸引營運車輛等用戶。蔚來的全國網絡已證明其可行性。此模式還有利於電池統一管理、梯次利用及參與電網互動。寧德時代的加入,更為標準化與推廣注入強心針,有望吸引更多車企入局。
然而,挑戰同樣嚴峻。首先是高昂的初始成本(建站、電池庫存)。其次,電池標準不統一阻礙跨品牌兼容與規模化。同時,日益進步的超快充技術(15-20分鐘充80%)亦構成競爭。用戶是否願意為便捷性付費,仍待市場驗證。換電模式的未來,取決於能否有效解決成本、標準化與用戶接受度三大難題。
寧德時代的投資策略與資本佈局
寧德時代作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製造商,其投資策略遠不止於單純擴大產能。根據SNE Research數據,2024年全年,寧德時代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佔有率高達37.9%,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龍頭地位穩固。觀察其近年佈局,呈現出明顯的「縱向一體化」與「橫向多元化」特徵。縱向來看,寧德時代不斷向上游延伸,投資鋰、鎳、鈷等關鍵礦產資源,確保原材料供應穩定與成本控制;同時向下游拓展,除了與蔚來合作換電,也大力發展儲能系統、電池回收等業務,打造產業鏈閉環。
橫向來看,寧德時代的投資觸角遍及全球。除了在德國、匈牙利等地建設海外生產基地,滿足國際客戶需求外,其研發投入也持續加碼。財報數據,2024年寧德時代的研發費用高達186.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7%,持續投入鈉離子電池、凝聚態電池、麒麟電池等前沿技術的研發與量產。
此次戰略投資蔚來能源,可以看作是其在應用場景端的重要落子,意圖將其技術優勢與創新的商業模式相結合,鞏備其在能源轉型浪潮中的核心地位。這種圍繞主業、打通上下游、拓展多元應用場景並持續投入技術創新的資本佈局,是寧德時代維持其千億帝國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