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意念操控現實成真?全國首個腦機接口醫療服務,價格僅966元人民幣!

意念操控現實成真?全國首個腦機接口醫療服務,價格僅966元人民幣!

News
By Shiney Xu on 02 Apr 2025

中國腦機接口技術近日迎來里程碑式突破——自主研發的半侵入式系統「北腦一號」成功完成三例人體植入手術。這不僅標誌著中國在這一前沿領域的技術突圍,更因湖北省醫保局發布全國首個腦機接口醫療服務價格,最低僅966元人民幣(下同,約133.9美元),讓這項科幻感十足的技術走進民生視野。然而,專家們直言,大規模應用這項技術至少還需四年的時間,並且在這過程中,安全和倫理問題將成為無法回避的挑戰。

技術落地:966元的醫療奇蹟?

「北腦一號」由清華大學與北京宣武醫院聯手打造,屬於半侵入式腦機接口,通過在顱骨與大腦皮層間植入處理器,採集神經信號,讓癱瘓患者用意念控制外部設備。2024年10月,首例患者——一位高位截癱14年的中年男子——術後3個月已能自主喝水,這一案例震驚醫學界。湖北省醫保局隨即於2025年3月公布價格標準:966元至數千元不等,遠低於國際同類技術動輒數萬美元的成本。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4.1萬元,這意味著普通家庭也能負擔這項治療,堪稱醫療平權的突破。

然而,低價背後是政府補貼與產業化野心。專家估計,單次手術實際成本可能高達數萬元,966元只是「入門價」,旨在快速推廣技術並收集數據。但這也引發質疑:如此低價是否會犧牲品質?中國醫學科學院報告指出,半侵入式設備的長期穩定性仍待驗證,感染風險和信號衰減是技術瓶頸,需至少4年臨床試驗才能成熟。

潛力無限:從醫療到人機融合

腦機接口的魅力在於其應用廣度。對漸凍症、脊髓損傷患者來說,這是重獲生活的希望。據統計,目前中國約有200萬癱瘓患者,若「北腦一號」普及,每年可節省數十億元康復費用。更遠一點,技術或將拓展至教育、娛樂,甚至人機融合——想像用大腦直接操控智能家居,或將記憶上傳雲端。然而,這也帶來倫理隱憂:大腦數據若被濫用,個人隱私將無處遁形。世界經濟論壇報告警告,腦機接口可能成為「思想控制」的工具,尤其在監控技術發達的地區。 

馬斯克的Neuralink:對比下的啟示

相較之下,馬斯克的Neuralink走的是侵入式路線,直接將電極植入大腦,追求更高信號質量。2024年1月,Neuralink完成首例人體植入,患者已能用意念移動滑鼠,2025年3月報告顯示其生活品質顯著提升。但進展並非坦途——美國FDA對其安全性審查嚴苛,商業化預計需10年以上,且成本高昂,單次手術估計超10萬美元。相比之下,「北腦一號」的半侵入式設計侵入性更低,價格親民,但信號精度不及Neuralink。兩者競爭的核心在於:中國靠政策與成本搶市場,馬斯克則押注技術極致化。

腦機接口技術隨著技術成熟,未來不僅限於醫療領域,還可能應用於智能設備控制、增能技術和人機協作等方面。然而,商業化進程面臨高昂成本、長期開發周期和倫理爭議等挑戰。對中國而言,這是一次技術革新,也是全球科技競爭中的重要布局。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