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SU7高速撞欄後起火 車門疑上鎖逃生無門 內地3女大生遭燒死
小米(1810)電動車發生「燒死人」意外。中國安徽省日前發生嚴重車禍!3名女大學生3月29日晚乘坐小米的首款電動車「SU7」及啟動智能駕駛功能後,疑因在高速公路遇上修路要改道,混亂之下,電動車以時速近百公里猛烈撞欄後電池起火,車上3少女慘遭活活燒死。女死者的家屬及男友均懷疑,車禍後電動車車門及車窗維持上鎖無法打開,加上消防員較遲到場,令車上3人逃生無門慘死,要求小米作出交代。
從網上影片可見,意外後小米SU7全車陷入火海,消防員到場後亦難以迅速把火救熄,有說法指3名女死者已燒成炭。慘劇在微博成為全國熱話,小米(港股:1810)今午急跌5.5%至46.5元收市。小米回應時證實,肇事車輛在事發前曾處於智能輔助駕駛狀態,遇路障發出提醒並開始減速後,駕駛員隨即接手手動駕駛,但2秒後即發生意外。小米指將全力配合警方工作,並嚴格遵循調查結果,確保事件處理公開透明。
但小米回應時引述電動車紀錄,顯示已喪命的女司機,在夜間使用智能駕駛時行車速度曾高達時速116公里,撞欄時時速也達97公里,而且司機意外前也一度分心,甚至雙手疑曾離開方向盤,疑似暗示意外女司機有疏忽的問題。不少網民評論時亦指出,駕駛經驗不足的年輕人在夜間若倚賴自動駕駛以時速近120公里高速在高速公路飛馳,駕駛態度不太好,或須為不幸慘劇負上部分責任。
不過女死者親友包括母親以及另一派的網民均認為,小米有逃避責任之嫌。首先是電子紀錄顯示當遇上修路情況,小米智駕系統發現前方有障礙物後,在發出減速請求到交還控制權給女司機(轉回人手控制)後,僅2秒之後即撞欄,顯示有關警告來得太遲。司機根本來沒有可能在2秒內來得及作出反應。故其實應該是小米智駕系統有問題,未來得及自動減速及剎車。
其次亦是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車門意外後疑撞上致逃生無門」的指控。因撞車後曾有路過司機下車幫忙,但據報該好心人打不開小米SU7車門及車窗,他企圖打爛SU7車窗救人亦失敗,跟著全車已起火致車上3少女被燒死。故死者親友包括男友均認為,涉事小米SU7電動車有問題,疑似令意外後車門鎖死無法打開,釀成悲劇。
但有支持小米的車主則強調,小米車門設有機械掣,按動後即可打門車門,故質疑車門在意外後鎖死無法打開一說的真偽。有專家則認為,小米電動車意外後若車無法打開,有三大可能原因:其一是車上乘客不懂按機械掣開門、其二是她們當時已傷者昏迷、其三是車禍的撞擊力把車門撞歪了導致無法打開。但究竟真正原因為何,仍有待當局調查。
意外亦揭出,車主事發時不在車上,原來男車主是被燒死女司機的男友,他承認不時會把小米SU7電動車借給女友使用。綜合該男車主及女死者母親的說法,女死者與兩名大學女同學選擇在3月29日晚上坐電動車上高速公路,是因為翌日早上8時便要應考一個公務員試,未料3名少女竟因意外與親人從此陰陽永隔。
男車主堅持,小米首先是是駕駛系統疑有故障無法及時剎車,然後SU7在撞欄後起火自燃,車門也懷疑未有解鎖,這才是意外奪命的真正原因,顯示小米電動車的安全有問題及需要改善。死者家屬則促請小米向他們交代及解釋事件。
今次小米電動車「燒死人」意外,可能是小米創辦人雷軍全力推行「小米造車」行動以來最大的挫折,投資者關注小米電動車會否因此失去消費者的信任,擔心對小米股價有不良影響。不過內地警方似乎已認定今次事件「錯在駕駛者」,與小米SU7的安全設計無關。銅陵市應急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今日上午曾表示,該宗事故屬於單方責任事故同時是道路交通事故,不屬於安全生產事故。
小米發言人則強調,意外後已第一時間成立專案小組,在警方的指導下,積極配合調查及取證等各項工作,並於周一(3月31日)晚依法向警方提交完成所掌握的車輛行駛數據及系統運行信息。公司將繼續全力配合警方工作,並嚴格遵循調查結果,確保事件處理公開透明。
小米稱,經初步了解,車禍發生前車輛處於NOA智慧輔助駕駛狀態,以時速116公里行駛。由於事發路段要要施工修繕(修路),司機接管車輛進入人手駕駛狀態,其後車輛發生碰撞,碰撞前系統最後可確認的時速約為97公里。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