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小米AI眼鏡本月發布 刺激股價創新高 集AI翻譯、導航拍攝於一身](https://image.businessfocus.io/wp-content/uploads/2025/02/cb4680f0.jpg?auto=format&w=718)
傳小米AI眼鏡本月發布 刺激股價創新高 集AI翻譯、導航拍攝於一身
小米AI眼鏡或提早於本月面世?有內媒爆料,原定於今年3月至4月面世的小米AI眼鏡,將提前至2月即本月發布,並將與小米15 Ultra同台亮相,消息刺激小米(1810)股價今(7日)一度創歷史新高至43.05港元,最終收報42.45港元,升幅達4.6%。市場反應如此期待,作為消費者,副眼鏡賣多少錢才會吸引你買呢?
綜合業內人士分析,小米AI眼鏡將具有4大亮點,分別是:
.功能集成:搭載AI功能、音頻耳機模塊、攝像頭模塊等,全面對標Meta Ray-ban。
.技術規格:據XR研究院透露,小米AI眼鏡將配備高通驍龍AR1芯片、索尼681圖像傳感器(1200萬像素),並配備5顆高性能麥克風,內置160mAh電池,重量約為50克。
.智能交互:該產品將支持多模態AI技術,結合視覺、聽覺和語義信息,實時分析用戶所處環境,並提供個性化服務。
.應用場景:將具備即時翻譯、導航、拍照等功能,這些功能將以無縫的形式嵌入到用戶的日常使用中。
2025年早被預測為「AI眼鏡爆發年」,因為從2024年起,AI眼鏡逐漸被主流科技企業關注,並被認為是AI大模型的重要應用落地,而今年該觀點基本成為行業共識,各大巨頭包括Meta、百度、華為、小米、三星、OPPO、vivo等已紛紛入局,推動AI眼鏡的研發和市場推廣。
雖然小米AI眼鏡仍未公布價格,但在功能上也可以和其他市面的品牌作比較:
例如Ray-Ban Meta 智能眼鏡,價格約299美元(約合人民幣2000元),內置1200萬像素超廣角相機,支持拍照和錄制視頻(最長3分鐘);集成Meta AI,提供實時翻譯、物體識別和信息查詢等功能;且具備音頻播放和通話功能,配備多個麥克風以增強音質。市場定位是主打時尚與實用,適合追求高品質生活的用戶。
至於華為智能眼鏡,價格約在1500元至3000元人民幣之間,視乎型號,功能則支持音頻播放、通話及拍照功能,部分型號可能具備AR功能,增強用戶體驗。特色是結合華為的生態系統,適合華為用戶及追求高性價比的消費者。
小米創辦人雷軍早前表示,預期小米AI眼鏡的出貨量為30萬副以上。據Wellsenn預測,2025年全球AI智能眼鏡出貨量將增至400萬副,而中商產業研究院也預計,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規模將達到48億美元。
隨著AI算法的不斷優化,將使AI眼鏡的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功能的準確性大幅提升。例如,深度學習的語音識別算法將能夠更好地適應不同口音和語言環境,實現更精準的語音轉文字和語音指令識別。
別忘記,5G網絡的高速、低延遲特性也會為AI眼鏡帶來了更強大的數據傳輸能力,令實時影片傳輸、雲端計算等功能得以流暢實現。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則使AI眼鏡能夠與其他智能設備無縫連接,建構智能化的生態系統。
AI眼鏡也是一件非常貼地的產品,在教育、醫療、娛樂、工業等多個領域均有廣泛應用,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例如,在遠程醫療場景中,醫生可以通過AI眼鏡實時接收患者的高清影像數據,並借助雲端強大的計算能力進行快速診斷,因此在市場消費層面上亦有巨大潛力,不難推測各大巨頭都提早布局的動機。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