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中美關稅戰升級 美國郵政突停收中港包裹 香港製造等同中國製? 恐同須徵關稅10%

中美關稅戰升級 美國郵政突停收中港包裹 香港製造等同中國製? 恐同須徵關稅10%

Business News
By thomas.chan on 05 Feb 2025
Digital Editor
熱愛新聞工作,充滿好奇心。從投資分析、慳家攻略到AI應用都有濃厚興趣。期望藉著多年以來的工作經驗,為BF這嶄新的財經新聞頻道上出一分力。

中美關稅戰升級,「香港製造」也受害?美國總統朗普宣布對進口中國貨加徵10%關稅之後,中國昨採3大措施反擊,美國隨即把關稅戰升級。美國郵政今日突然宣布,即日起暫停接收來自中國及內地香港的包裹,只有信件不受影響。《自由亞洲電台》則報道,香港製造產品日後進口美國時的待遇,恐將會與中國製造商品一樣,同須額外繳10%關稅。有分析認為,美國此舉是決意把香港捲入關稅戰,令人擔心在內地或香港設廠的香港商家,以及中國電商Temu及Shein均可能會損失慘重。

若美國長期實施上述措施,意味香港中外聞名的「轉口港」地位亦笈笈可危。恒指今日即由升轉跌,恒指收市報20,597.09點,跌192.87點。各界關注美國把香港製造產品及由內地轉口美國商品全視作「中國貨」,會否只是一項臨時措施,作為特朗普與中國進行關稅談判時的重要籌碼。

特朗普上任後即重啟關稅戰,當地時間周二起對中國所有進口貨加徵10%關稅,而以往被視為獨立關稅區不受影響的香港,其進口美國商品首次被美國視為中國貨,同樣要加徵關稅。據《自由亞洲電台》引述美國國土安全部和海關邊境保護局的文件,美國首次在官方文件中列明措施中指的中國貨品「include products of Hong Kong(包括香港產品)」。文件更指明若供應鏈文件判定貨品來自中國或香港都要徵新關稅,即使經第三國轉口,只要主要是在中國或香港製造、組裝或加工,都要徵稅。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亦稱,美國對中國貨品額外加徵10%關稅的新政策,對香港同樣適用。有分析認為,這正好解釋了為何美國郵政突然停止接收來自中國及香港的包裹,因為這樣可防止中港廠商「化整為零」,把一個個貨櫃的大量貨品「打散」,以大量小包裹送往美國以逃避新關稅。

美國今次行動其實早有先兆,因美國早前已取消了對「價值800美元以下」小型包裹的「小額豁免入口關稅」條款。因過去10年獲豁免入口關稅的小額包裹由每年1.4倍件狂升至13.6億件,成為美國稅收的大漏洞,當中主要涉及中國商品。近年疑似藉著小額包裹迅速擴大美國市場的Temu及Shein兩大電商,恐成為今次關稅戰的頭號輸家。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表示,近年很多內地出口電商產品經內地或香港郵政處理,轉送往世界各地。故相信美國新措施將對電商平台帶來嚴重影響,部分貨品或滯留在港,美國消費者有機會未能收取貨品要求退款。

林宣武說部分業界或會暫停發貨,電商如果需要郵寄貨物到當地,可以改為選用大型國際速遞公司,以專屬快遞機隊運送,但成本可能貴一半,清關手續程序亦較繁複,拖慢幾日到貨。市民如急需郵遞包裹到美國,只能選擇大型速遞公司,也預計需要較長時間到貨。BusinessFocus記者曾以顧客身分致電聯邦快遞及香港郵政的職員,獲告知截至今日港人仍可速遞小包裹到美國,但不排除要額外繳關稅。

香港能否「逃出」關稅危機,關鍵是中美兩個元首能否盡快展開對話及「和解」。不過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並不急於與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他在白宮向記者講話時,被問到中國對美國進口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有何反應,特朗普回應說他覺得「沒有所謂」。

特朗普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加徵新關稅的措施在周二生效之際,中國政府宣布實施報復性行動。這些措施包括:對美國煤炭和液化天然氣徵收15%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皮卡貨車和大排量汽車徵收10%關稅。

此外,中國亦對谷歌(Google)進行反壟斷調查、同時對25種稀有金屬產品實施出口管制。中國又把Calvin Klein(簡稱CK)等品牌的母公司PVH公司和美國生物技術公司因美納(Illumina)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疑因此引來美國把關稅戰進一步升級。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