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退休秘笈】滙豐最新中產報告指出 要有2090萬先夠退休 中產夫妻儲唔到咁多怎辦? 教你退休後每年增10萬元被動式收入

【退休秘笈】滙豐最新中產報告指出 要有2090萬先夠退休 中產夫妻儲唔到咁多怎辦? 教你退休後每年增10萬元被動式收入

Business
By thomas.chan on 24 Sep 2024
Digital Editor
熱愛新聞工作,充滿好奇心。從投資分析、慳家攻略到AI應用都有濃厚興趣。期望藉著多年以來的工作經驗,為BF這嶄新的財經新聞頻道上出一分力。

滙豐卓越理財發表2024年新中產報告,調查顯示香港中產人士認為若要獲得理想退休生活,平均要擁有超過2,090萬元的資產。退休需要這驚人數字,是因為調查認為退休夫婦除了要有一幢已供滿的自住物業,也要有足夠的投資以提供每月2.7萬元的被動式收入,還要為了緊急醫療開支及子女將來的需要額外準備約250萬應急錢。

但即使2,000萬對讀者來說是遙不可及,也不用灰心,因為若懂得適當的退休理財方法,夫妻退休時有機會可每年獲額外10萬元「退休金」,以改善退休生活。下文亦會詳談中產夫妻如何較穩陣地投資,以賺取股息或利息收入,增加被動式收入。

滙豐於今年8月訪問約一千名24歲以上、擁有超過100萬元流動資產的人士,目的是調查香港中產人士的財務需求和目標。受訪者雖然是中產一族,但擔子不輕,包括要養育孩子,並平均要供養兩名家屬。只有38%尚未退休的受訪者表明有信心在自己的理想退休年齡時(約60歲),能夠達成目標資產規模。

調查要求受訪者就退休生活所需的開支、財務目標和預期擁有的資產及投資作出估算,結果得出中產若想退休,平均需要「2,090 萬元的資產組合」。需要這麼多的資產,是因為被訪者普遍認為退休時需要一個「已供滿按揭」的自住物業、一筆應付突發醫療開支的額外儲備(約為110萬),以及為了解決孩子長大後的需要而預留的錢(約為140萬)。此外,被訪者認為最後持有大筆的儲蓄和投資,以維持每月平均27,000元的被動收入。更有受訪者表示,理想的退休投資組合中,希望能包括一個提供持續租金收入的出租物業。

那麼中產夫婦要怎樣做,才能確保退休後每月有2.7萬元或更多的被動收入?

BusinessFocus記者以投資回報4厘作推算,若要退休時做到每個月有2.7萬元被動式收入,本金至少要有810萬港元,可行的穩健投資方法包括:

1)安全投資工具:定期存款、綠債、銀債或美國國債
在香港,港元定期存款以及由政府發行的綠債及銀債,屬最安全的投資工具。雖然美國減息本港定存息率跌至約3.5厘水平,但最新一期銀債仍有4厘的保底息率,若家中有長者符合資格去申請,可以考慮買銀債。至於若希望在10年或甚至更長的年期獲得穩定利息收入,則可考慮買10年至30年期的美國國債,現時收益率約為4厘。

2)投資一籃子收息股或穩健收息ETF。
不過由於已踏入減息周期,若單靠定期存款或綠債,料很快回報率便會跌至3厘或更低。故若希望能長遠獲得更高的利息收入(被動收入),可考慮自行製作一籃子收息股收入,買入的一籃子股票清單可考慮包括高息內銀股、中電及港燈、穩定派息的中資電訊股,以分散風險。此外,亦可考慮把部分資金用來買港股中派息ETF(例如3110),但切忌孤注一擲,因為股災或經濟不景時,收息股或收息ETF股價可能會狂跌。

3)申請長者生活津貼,退休後年增被動式收入10萬元

但對不少非富裕的上班一族夫婦來說,想儲到近千萬元現金以便在退休後藉投資每月賺取2.7萬元的被動式收入,其實絕不容易。

故若退休後資產不足下仍想獲得足夠的「被動式收入」,其中一個方法便是申請政府提供的「長者生活津貼」。因為現時長者生活津貼每月達到4,195元,若退休夫婦兩人都成功申請,每月可獲得額外8,390元(4,195 X 2)收入。

不過困難是,現時夫婦若一起申請長者生活津貼,每月資產上限僅為60.8萬元,中產長者要成功申請絕不容易。幸其實有五招可幫助中產長者夫婦,令他們在申請長者津貼時,資產超額的機會大減。

方法一:長者夫婦可以把手上的「超額現金」即積蓄,用來向「香港年金公司」買年金。如此即可在成功申領長者生活津貼的同時,又可每月獲發年金(80歲以下長者每百萬元年金每月可獲4,700至8,000年金不等,視乎何時開始投保年金),確保基本退休生活無憂。

方法二:用超額資金買自住樓,因為現時自住樓獲社署豁免,不用計算入申請長者生活津貼時要審核的資產總額之內,亦可省卻退休夫婦日後的租金支出。

方法三:擁有自住樓的退休人士可可藉著申請安老按揭(逆按揭),以增加每月收入,又能在物業繼續住下去直至百年歸老為止。

方法四:提前買骨灰龕位,因自用的骨灰龕位不會計入長者生活津貼申請人的資產。

方法五:資產輕微超標的申請人,可以把小量超額資產用來買自用的首飾如金器或玉器,因為同樣可獲豁免計入資產。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