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單用期權】港股進入第4季 看好有原因 投資怎可以做到保守之餘又進取?

【單用期權】港股進入第4季 看好有原因 投資怎可以做到保守之餘又進取?

Investment Bloggers
By 單用期權 on 19 Oct 2023

在上一篇文章當中我曾提及將進行一個百萬期權倉的實驗,而過程中將會在每一星期收市時間都進行買升期權的操作,並會在10月開始到明年1月27日完結。為甚麼想有這個想法後,要用期權操作而不像傳統在市場選股買升!?我們這次將會分開歷史機率、市場氣氛及期權策略比較來逐步解釋!

首先我們在機率上分析第四季過去走勢!其實市場上一直都有講到港股每年最後一季會出現「易升」的走勢。事實上比較過四季當中國企指數的表現(即1 - 3月作第一季、4 – 6月第二季、7 – 9月第三季及10–12月第四季),的確在第四季之中可以成功找出過去市場的傳統智慧。

圖A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重點留意的是,一年四季當中其實只有第四季是比較易「升」(圖A),讀者可以清楚見到每年頭兩季在過去20年當中,造出升跌而結算的機會率以50 / 50形式出現,即升跌出現的機會率只是一半一半。而在第三季當中,20年內只有4成(4 = 8 / 20)機會出現升幅而結算,是全年季度當中最容易出現表現差的季度。

但每年的第四季卻有7成(7 = 14 / 20)機會造出上升而結算,所以一年當中就只有第四季是最容易(藉投資)出現到好成績。

仔細查看數據更發現,在最近5年當中(由2018年起計),只有 2018 年及 2022 年是有下跌表現(圖B)。即是說近年大家都會知道港股表現偏淡,但第四季依然有較大機會造出上升的表現。

圖B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經數據分析後,確定到於第4尾季投資的確比起全年其他時間有上升優勢。不過近年隨著外圍市場加息、國內有樓市債務危機、開戰及疫情再變種的陰霾影響下,投資者即使想「落場熱身買小小」,但都往往因為市場的不確定因素較多而審慎起來,因為一旦在市場上買中下跌幅度可達7成的前藍籌股,也會相當嚇人。

最終數據雖然顯示市場升多於跌,一般投資者都只想用最小的資金或最小的風險輕裝上陣,而初接觸衍生工具的投資者會聯想到後市如果向上就應該做Long call去捕捉升市利潤,因為坊間亦有很多回報一百甚至一千倍的例子,看似回報相當引吸但long call是不是又適用於現時!?

風險管理在今時今日變成不可或缺的投資重點,long call是一個付出期權金而買入期權合約的交易動作,雖然long call最多輸盡是付出的期權金,看來止蝕動作一開始已有準備,而且並無額外風險,但因為long call其實每一次投入金額比例較大,所以風險都不容忽略。加上只能確定上升,但沒有明確目標價,所以也不能確定到long call的投資利潤,最後導致投資者不能及時止賺也容易成為輸錢的伏線之一。

故此以long call方式投資要留意四大要點:

1. long call是付出期權金而買入合約的交易動作,
當中合約期愈長需付出的期權金愈多,對於一開始想小注落場的投資者不利。

2.投資者需要懂得計算期權的「價內值」,去評估當目標價格到達後,「價內值」是否可以抵上買入期權合約的成本而有淨利!

3. 期權並非股票或期貨,有兩大情況會令成交量不足導致bid ask價格差距過大,最終令期權金報價嚴重偏離理論值,導致投資者蒙受損失。A.兩 月或以上到期的遠期期權 B. 深入價內的期權,以上兩情況的期權都不應該交易,因為會造成蝕價成交。

4. 期權跟股票其中一個分別最大的地方是期權是會有期結日,即買完long call如果方向不是向上,不能像股票般可以持有多年慢慢博反彈,所以期權long call更偏向速戰速決!

百萬期權倉實驗更新:(圖C)

圖C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Yip Sir
- QuantRaiser 創辦人
- 資深期權投資者
- 香港區塊鏈及數字貨幣協會(HKBDA)專業顧問

🏆 立即報名「中小企卓越成就獎2024」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