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通快遞發佈2023年第二季未經審計財務業績
市場份額擴大至23.5%,包裹量達77億件
調整後淨利潤增長 43.9%至人民幣 25億元
重申全年業務量增速指引為 20%-24%
上海2023年8月30日 /美通社/ -- 中國行業領先且快速成長的快遞公司中通快遞(開曼)有限公司(紐交所代碼:ZTO 及香港聯交所代號:2057)(「中通」或「本公司」)今天公佈其截至 2023年 6月 30 日止第二季度的未經審計財務業績[1]。本公司包裹量同比增長23.8%,市場份額擴大至23.5%。調整後淨利潤增長 43.9%[2] 至人民幣2,531.0 百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人民幣3,761.6 百萬元。
2023年第二季度財務摘要
- 收入為人民幣9,740.3 百萬元(1,343.3百萬美元),較 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8,656.7 百萬元增長12.5%。
- 毛利為人民幣 3,304.4 百萬元(455.7百萬美元),較 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 2,202.8百萬元增長 50.0% 。
- 淨利潤為人民幣2,530.2百萬元(348.9百萬美元),較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1,758.7百萬元增長 43.9%。
- 調整後息稅折攤前收益[3]為人民幣3,883.9百萬元(535.6百萬美元),較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 2,892.0百萬元增長34.3%。
- 調整後淨利潤為人民幣2,531.0 百萬元(349.0百萬美元),較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1,758.7 百萬元增長 43.9%。
- 基本及攤薄每股美國存託股(「美國存託股」[4])淨收益為人民幣3.14元(0.43美元)及人民幣 3.07元(0.42美元),較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 2.23元及人民幣2.23 元分別增長40.8%及37.7%。
-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調整後基本及攤薄每股美國存託股收益[5]為人民幣 3.14元(0.43美元)及人民幣 3.07元(0.42美元),較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 2.23 元及人民幣 2.23 元分別增長 40.8%及37.7%。
-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人民幣3,761.6 百萬元(518.8百萬美元),而 2022年同期為人民幣3,780.8百萬元。
2023年第二季度經營摘要
- 包裹量為 76.77 億件,較2022年同期的 62.03 億件增長 2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攬件/派件網點數量為 31,000 餘個。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直接網絡合作夥伴數量為約6,000 個。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自有幹線車輛數量為 10,000 餘輛。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超過 10,000 輛自有車輛中有 9,300餘輛為車長 15 至 17 米的高運力車型,而截至 2022 年6 月 30 日為 9,250 餘輛。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分揀中心間幹線運輸路線為約 3,800 條,而截至 2022 年 6月 30 日為約 3,700條。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分揀中心的數量為 96 個,其中 87 個由本公司運營,9個由本公司網絡合作夥伴運營。
(1) 隨附本盈利發佈之投資者關係簡報,請見http://zto.investorroom.com。
(2) 調整後淨利潤為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其定義為不包括股權激勵費用及非經常性項目(如處置股權投資及子公司的收益)和相關稅務影響的淨利潤。管理層旨在通過該指標更好地反映實際業務運營。
(3) 調整後息稅折攤前收益為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其定義為不包括折舊、攤銷、利息費用及所得稅費用的淨利潤,並經進一步調整以剔除股權激勵費用以及非經常性項目(如處置股權投資及子公司的收益)。管理層旨在通過該指標更好地反映實際業務運營。
(4) 每一股美國存託股代表一股 A 類普通股。
(5)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調整後基本及攤薄每股美國存託股收益為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其定義為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調整後淨利潤分別除以基本及攤薄美國存託股的加權平均數。
中通快遞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賴梅松先生表示:「在整體溫和的經濟環境下,我們的業績表現依舊強勁。在保持高水準的服務品質和客戶滿意度的同時,我們進一步擴大了業務規模、市場份額和盈利水準的領先優勢。二季度,我們以77億件的寄遞包裹,獲取了23.5%的市場份額,並實現了25億元的調整後淨利。我們堅定地踐行公司長期發展戰略,公司上下精耕細作、深挖潛力,進一步提升了盈利品質並鞏固了加盟網絡的質地。」
賴先生補充道:「短期市場前景依舊有不確定性,從而保持清醒和放眼長期對我們至關重要。快遞本質不是短跑,以低價競爭得來的市場份額往往不可持續,許多時候甚至還會得不償失。我們的競爭策略是有的放矢、有攻有守。與此同時,我們也積極引導網絡合作夥伴將資源投向網點產能建設和升級,確保網點和中心的產能配備,以此保障中通品牌整體能力的一致體現,尤其通過時效差異化服務能力的建設,提升長期定價能力和股東回報。」
中通快遞首席財務官顏惠萍女士表示:「核心快遞業務單票收入下降7.8%,這是受直客業務佔比減少、輕小件價格策略的施行及增量補貼的綜合影響。受益於標準化運營和數智化管理,規模和成本效益得以持續彰顯,單票分揀加運輸成本下降超15%即一毛二分。 銷售管理費用佔收入比重穩定在5%左右。經營性現金流為38億元,資本支出為22億元。」
顏女士補充道:「中通歷來專注於高質量的增長,在『量、質、利』平衡發展方面在行業中建立了鮮明的優勢。 我們擁有充沛的財力和資金儲備、健康的網絡底盤和持久的定力。面對宏觀經濟預期的不明朗以及競爭態勢的波動,我們須更加勤勉,在恰當的時間幹合適的事。我們重申2023年度業務量增長20%-24%的目標。我們將放眼未來,構建長期競爭優勢。未來會給準備就緒的人帶來更加豐盛的機遇。」
2023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 截至6月30日止三個月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22年 2023年 2022年 2023年 人民幣 % 人民幣 美元 % 人民幣 % 人民幣 美元 % (以千元計,百分比除外) 快遞服務 7,931,608 91.6 8,998,444 1,240,942 92.4 15,151,869 91.5 17,387,187 2,397,803 92.9 貨運代理服務 329,959 3.8 238,872 32,942 2.5 661,044 4.0 431,597 59,520 2.3 物料銷售 349,683 4.0 467,778 64,510 4.8 631,754 3.8 836,616 115,375 4.5 其他 45,427 0.6 35,230 4,858 0.3 116,060 0.7 68,163 9,399 0.3 收入總額 8,656,677 100.0 9,740,324 1,343,252 100.0 16,560,727 100.0 18,723,563 2,582,097 100.0
收入總額為人民幣9,740.3 百萬元(1,343.3百萬美元),較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8,656.7百萬元增長 12.5%。核心快遞服務收入較2022年同期增長 14.1%,該增長是由於包裹量增長 23.8%及單票價格下降7.8%的綜合影響所致。直接服務企業客戶收入(含派費收入)下降了40.1%,一方面有同樣服務能力的網絡合作夥伴承接了部分業務,另一方面也由於公司對虧損業務的持續優化。貨運代理服務收入較2022年同期減少27.6%,該減少由於跨境電子商務需求的萎縮和價格下降。物料銷售收入主要包括列印電子面單所需的熱敏紙銷售收入,增長33.8%,與包裹量增長一致。其他收入主要由金融貸款業務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