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房復甦之路仍極具挑戰
內地房地產市場有復甦跡象,但房企融資困難情況尚未完全扭轉,對內地未來樓市長遠發展的影響仍不容忽視。
內地房屋銷售及新屋價格均企穩回升,第一季房屋銷售按年升7.1%,70大中城市新建商業住宅價格連升兩個月,帶動整體房地產行業錄得2021年第三季以來首次增長。不過,供應面上看,房地產市場復甦仍具挑戰,第一季內地房地產開發投資按年仍然減少5.8%,連續十一個月倒退,當中住宅投資按年跌4.1%。而財政部數據顯示,內地政府在第一季土地出讓收入按年減少27%,或反映房企在增加土地儲備的取態上尚未轉趨積極,對經營前景信心仍未恢復。
內房融資仍有相當困難,或是窒礙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原因之一。第一季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按年跌幅雖有所收窄,但仍然降9%,發展商獲得資金仍未有顯著回升,內房企業一方面需要償還舊債,一方面要應付保交樓,融資壓力巨大。整體內房股年初至今的表現仍然疲弱,有內房股價在復牌後跌近六成,個別內房企業需要大幅度折讓供股才能集資;不少房企的離岸債重組獲多數債權人支持,不過當中不少債務被大幅度減值,亦削弱內房債投資者的信心。房企在資金仍然緊絀的情況下更難言進一步發展。
由去年末起中央以至地方各自推政策支持房地產,一方面刺激住房需求,一方面防範房企違約風險。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最新的報告中,對房地產政策表述中指出,「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以及「加快完善住房租賃金融政策體系,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人行支持房企的政策上是有方向性地優先支持優質大型房企,因此房企之間的融資效率及獲得政策支持力度很可能出現差別性,個別房企融資仍然困難。同時要推動新的發展模式,亦反映過去房地產經營模式及盈利光景或不復再。
房地產開發動輒需要數年時間,資本需求龐大,未必能即時對需求回升作出反應;但隨著房地產銷售逐步回穩,或可能提振投資者信心及房企融資能力,支持未來房地產投資止跌回升,「爛尾樓」問題若不再惡化亦有助進一步穩定房地產市場信心。
了解更多市場資訊:https://bit.ly/
本文所載資料為大新銀行或其聯屬公司之觀點,截至本文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