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400億存款爆煲 一拖再拖 中央沒出手救的原因
河南多間村鎮銀行早前爆煲,儲戶累積400億人民幣存款無法取出,更被河南當地政府健康碼「賦紅碼」阻止入境維權。昨天(10日),3000名來自全國各地受害者來到鄭州,在中國人民銀行鄭州支行外聚集抗議;示威期間,一大批身著白衣黑褲的白衣人衝入人群中肆意毆打抗議者,並將抗議者拖上巴士,一旁著制服的警察則無動於衷。相關片段早前還能在內地社交平台流傳,午後開始被大規模屏蔽,但相關資訊仍引發輿論震驚和不安。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河南儲戶哀求中央當青天
同過去香港或海外國家,民眾借示威向當局直接表達訴求或施壓不同。今次河南儲戶將事件稱為集體上訪,即希望上級(即國務院或中央)直接介入事件,扮演「青天老爺」角色,糾正地方政府不作為。現場也可見民眾高舉毛澤東畫像,或打出「李克強,查河南」這樣請求意味的標語。
內地政治運作有一至高原則「穩定高於一切」,即地方到中央政府會盡一切努力避免民眾不滿擴大化,演變成可能引發政治風險的集體行動。因此在事件尚處萌芽時,地方政府往往會針對性打壓抗議行動,或將進京上訪的人員扣押送回戶籍地;但若事件擴大,為避免經濟矛盾升級為政治事件,政府通常都會適度滿足上訪者訴求,按內地說法便是「鬧得越大越安全」。但為何今次事件涉及金額的400億,只佔國庫九牛一毛,中央卻放任難看場面發生,依然不出手相救呢?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中央為何無法填窿維穩
原因是:倘若地方政府或中央出手填窿,將引發更大規模金融風險。在包括河南在內的全國大部分身份,村鎮和城市商業銀行都是地方政府用於基礎建設的提款機,對政府部門和政府直接控制的城投基金有大量貸款曝險;而除了恆大、碧桂園這樣全國級地產商,大量地方開發商也極度依賴地方政府貸款。事實上,河南銀行爆煲時間同去年底到今年初國內房地產市場急速冷卻,及河南當地出現大量爛尾樓時間基本同步。400億的儲戶資金極大可能已淪為房企或地方政府債務壞帳。
對北京而言,是否填窿要考慮的是,類似河南這樣的地方銀行債務陷阱是個例還是通例。如果是個例,調動國家資源彌補儲戶部分損失自然不難;倘若是通例,便等同宣告中央財政將為地方銀行壞帳或地方債務兜底。
去年底開始,在全國各地銀行主要曝險的政府和房地產企業,都面臨嚴重現金流危機。今年1至5月,全國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去年下跌27.6%,其中最大宗的土地出讓金收入下降28.7%,全國各地公務員或教師等事業編制人員降薪或被要求退還已發放獎金的新聞屢見不鮮。而在眾多省份中,河南的債務槓桿率不及60%,尚屬較健康水平。長期舉債建設,債務比率超過100%的貴州、甘肅等省情況則更為嚴峻。當全國遍地都是河南村鎮銀行,如果中央開了填窿的頭,即使原本能強撐下去,吸新還舊的銀行也會索性躺平,一次性暴出天量壞帳。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系統風險低 靠存戶消化
事實上,中國金融系統功能之所以抗風險能力強,在於其將大量風險直接疊加在一般民眾身上,避免其向金融部門傳導,引發系統危機。以遍佈各地的爛尾樓事件為例,若類似情況發生在海外,民眾早就因資不抵債申請破產,銀行在無法收回抵押物的情況下會產生大量壞帳,當個案堆積到一定數量便會引發金融風險。但國內受害者只能一面望著無法入住的住宅哀嘆,另一邊還需要每個月持續繳交貸款,否則會被列入失信名單,影響日常生活和子女教育。
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今次存款爆煲事件:倘若事件發生在海外,民眾存款會由保險公司承保,但如此龐大的金額勢必會牽動更高一級的再保險公司。倘若後者無法承擔賠款,也會同次貸風暴中的美國AIG一樣,陷入絕境。但在中國,相關損失卻要由儲戶及其家庭獨自消化,風險就這麼被隔絕在金融系統以外。
當然,放任河南事件繼續發酵,並非北京最佳選項。但早在兩年多前,遍佈全國各地的P2P貸款爆煲事件,最後也以投資者血本無歸告終。在北京尚未替房地產泡沫和地方債危機想好最終拆解方案前,這些儲戶可能只能淪為犧牲品。
卓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