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圓桌會議】「清零」和「谷針」如何並存?

【圓桌會議】「清零」和「谷針」如何並存?

Business Bloggers News
By 卓憲文 on 15 Jan 2022
資深傳媒人

Omicron毒株進入本港社區,大規模爆發似乎避無可避。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早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憂心本港兒童和長者疫苗接種率低,稱「即使兩頭唔到岸,都要迫兩頭去打」。劉教授恨鐵不成鋼的心情自然能被理解,但一味靠嚇迫「谷針」,只會引發民眾反感,拖低注射率。更何況,當前港府面對新冠的「清零策略」在筆者看來,才是提升疫苗接種率最大障礙。

首先,長期「社區清零」令長者忽視本地疫情爆發風險,在衡量風險時更看重「疫苗副作用」。在海外,長者由於易受重症威脅,注射疫苗比率通常是各年齡段中最高。尤其是2020年原始毒株和Alpha變種兩次爆發,帶走大量長者性命;經歷親朋過身切膚之痛的老人,在疫苗推出後,大多第一時間以「幸存者」心態搶先注射。

BusinessFocus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BusinessFocus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但本港並未爆發「大規模」本地疫情;疫苗推出後更長期維持清零;當局還不願意效仿新加坡、澳洲等國,推出「與病毒共存」時間表。以上種種,都令長者以為「清零」將在很長一段時間維持,加上注射計劃推出後出現大量「副作用新聞」,兩相權衡下,自然含產生僥倖心理。

其次,政府對接種疫苗後恢復正常生活承諾食言,令年輕和中年港人不願注射「第三針」。如今歐美各國数據都顯示,疫苗針對Omicron毒株效能下降;必須注射加強劑,才能讓重症和死亡率再降約75%,保護本港醫療系統。

當局年初宣傳疫苗注射時,稱「打針後可以重新出國旅遊」,如今21日檢疫酒店都要靠搶;訪問航空公司職員稱「打針後業界可恢復正常」,針對機組人員檢疫卻越來越嚴,客運運力跌至疫前1.4%;訪問運動員稱「打針後可繼續為港爭光」,如今卻關閉所有運動設施。政府關於「疫苗恢復正常生活」所有承諾都走數,如今不制定「共存時間表」,民眾又怎麼會再信政府一次,配合注射加強針。

最後來談談公眾對疫苗的認知。本輪Omicron疫情中,大部分患者都只有上呼吸道輕微症狀,在家中即可自愈,不需要醫療系統介入。因此海外各國在判斷是否需要加強社交距離措施時,也多參考重症或入院人数,而非總個案數;媒體焦點也轉向關注重症,而非感染總數。這樣的作法令民眾「不害怕感染,只希望不入院」,自然能接受「防重症不防感染」的疫苗。

倘若政府繼續堅持「清零」政策,圍追堵截個案,不成比例地將只有輕微呼吸道症狀的患者送院治療。大眾媒體也繼續渲染 「染疫」而非「重症」的恐怖。此時公眾難免會困惑:「既然那麼多人打了兩針都照中,打針還有甚麼用」,從而壓低公眾注射疫苗意願。

卓憲文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 立即報名「中小企卓越成就獎2024」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