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指中國防疫清零失敗 將成全球首要風險 中方︰是防控最佳選擇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國政府就長期堅持採取清零政策,然而美國智庫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3日卻發佈年度評估報告指,雖然中國的新冠清零政策在2020年疫情肆虐初期取得顯著效果,但在2022年或將適得其反,認為這一政策可能失敗將會是全球最大風險,直言這可能加劇全球供應鏈中斷和通貨膨脹壓力。
歐亞集團3日發佈「2022年世界十大風險預測」評估報告,其中就將中國嚴格實行的新冠清零政策可能失敗列為全球首要風險。報告提及,在新冠變種病毒株Omicron入侵多國之下,儘管感染人數屢創新高,但基於大多數民衆都已接種效力強大的新冠疫苗,相關藥物和治療方案的推出亦有助於大幅降低住院和死亡風險,預計這場大流行疾病將在第一季末演變成流感。
Photo from Eurasia Group
美智庫:中國面臨艱難處境
報告指,雖然未來或許會出現更致命的變種病毒,但有鑒於現有的防疫工具已足以對抗病毒,這些病毒構成的危險已減少許多,更指疫情已在發展國家接近尾聲。然而中國的情況卻大不相同,報告指中國所實行的清零政策看似在2020年大獲成功,但如今卻因變種毒株更具傳染力、邊境管制更寬鬆以及疫苗效用有限等多重因素影響,國家目前正面臨艱難處境。
内文指出,中國民衆幾乎沒有對抗Omicron毒株的抗體,而且中方「鎖國」長達兩年反而讓國家置身於風險之中。報告認為中國對疫情的零容忍政策恐怕將以失敗收場,到時非但無法控制感染人數,還將導致更大規模的疫情爆發,而被迫執行更嚴格的封鎖措施,進而嚴重干擾經濟活動。此外,中國清零政策失敗亦將加劇全球供應鏈中斷,進一步令通膨壓力惡化,航運限制、疫情爆發以及人員、原物料和設備短缺問題都將因為清零政策雪上加霜,直言中國這項嚴厲的政策在疫情蔓延兩年後,已從當時最成功的政策逐漸變成「最失敗」的政策。
Photo from Licensing
在眾多國家因應變種毒株肆虐陸續選擇採取「與病毒共存」策略之際,中國政府卻長期堅持清零政策,不惜成為「國際孤島」。對此,中國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在去年12月時曾強調,中國當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總方針為「動態清零」,這種一旦發現確診病例,便即刻實行防疫措施的行為有助於迅速撲滅疫情,為國家現階段疫情防控的最佳選擇之一。
不過,中國政治評論家、獨立學者鄧聿文曾於去年11月在德國之聲(DW)中文網刊出的一篇分析表示,中國政府之所以嚴防死守,是因為若發生大規模確診死亡案例將引起全民恐慌與不滿,進而衝擊政府公信力。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CFR)公共衛生專家黃延中去年8月亦曾表示,中國難以放棄「清零」的部分原因,實則也與中國國產疫苗的保護力關聯。
值得一提的是,有關風險評估報告亦把中國境内面臨的挑戰列為全球2022年的第四大風險,認為北京當局在落實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承諾面臨諸多挑戰,包括來自西方日益加劇的反擊、失去成長動經濟模式、經濟失衡、以及人口加速老齡化和下滑等。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