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銅像】中正紀念堂擬移除蔣介石銅像 國民黨主席批:如同塔利班
台灣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促轉會)8日公佈「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計劃消除園內的威權象徵,包括移除堂內前總統蔣介石銅像,轉型成「反省威權公園」,料下半年將檢討法制配套。該計劃引發國民黨不滿,指責促轉會「不尊重歷史」,製造更多的仇恨和社會對立。
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於蔣介石去世後的1980年落成,為紀念其個人的國家紀念建築,相關建築和至今維護費用藉由公帑支付。中正紀念堂建築一直被民進黨和獨派人士視為「黨國時代」的產物、「威權崇拜」的象徵。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曾第一次推動去蔣化,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被更名為「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牌樓上「大中至正」字樣也被改為「自由廣場」,引發當時在野國民黨強烈抗爭。
Photo from Licensing
2008年馬英九執政後,恢復了「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的組織編制,「中正紀念堂」才在2009年掛牌復名。2016年,蔡英文上台後,在第一任期採取相對溫和手段「改造中正紀念堂」,包括下架紀念堂商店中威權統治者意象鮮明的商品,並停止在開閉館時播放「蔣公紀念歌」。
彼時,文化部還向行政院提出「中正紀念堂轉型建議」,並於2017年起展開轉型討論工作,最終促轉會於2018年5月正式成立,旨在消除威權象徵,中正紀念堂便是首要目標。促轉會開始收集社會各界的意見,與相關部會及民間團體展開合作,並於今年9月確認,提出了「中正紀念堂園區轉型方案」的規畫構想,包括一主軸、二方向、三處置原則。
中正紀念堂園區轉型方案
根據計劃,中正紀念堂園內具有威權象徵的空間,包括牌樓、堂體、廣場、銅像大廳等都要進行調整。台灣促轉會代理主委葉虹靈表示,將以「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為主軸,把園區變為歷史教育素材,除了改造威權空間,也要重構紀念敘事。針對園區內主要威權象徵3大處置措施部分,促委會建議移除大廳蔣介石銅像、改造堂體功能及外觀,同時消除園區整體的崇拜軸線。
Photo from Facebook
葉虹靈還表示,未來等中正紀念堂堂體的改造用途確定後,「中正紀念堂」名稱才會有更名的問題,附近的捷運站名與相關牽涉中正紀念堂名稱等也會受影響。她表示,明年上半年將提出轉型方案細節,預計五月將完整方案及任務總結報告上交至行政院。
促轉會的轉型方案出爐後,令國民黨大感不滿。黨主席江啟臣表示,促轉會不只完全不尊重歷史,且設法片面地拆除歷史。他指出,「不喜歡就拆、就炸,這不是轉型正義的宗旨,讓人覺得與塔利班有何不一樣?」他又指,促轉會成立迄今,只剩東廠的罵名,要拆蔣中正銅像,就是要製造更多的仇恨,「大家都認為民進黨一黨獨大、專制獨裁,拆銅像不如自己先下台。」
蔣家第四代、國民黨立委蔣萬安亦批評指,促轉會在疫情期間政治操作,轉移焦點,只會製造更大的社會對立跟仇恨,無助於社會的和解,他無法認同。他表示,中正紀念堂未來規劃應跟社會各界充分溝通跟對話,還原歷史真相,形成最大的共識才能撫平歷史傷痕。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