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突破】超級電容器出現:只需要數秒充電時間,設備可持續使用一星期
美國中央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的研究團隊早前宣稱,他們研發出一種新的方法,製作可彎曲的超級電容器(Supercapacitor)。該超級電容器能夠儲存更加多電力,甚至重覆充電 30000 次都不會降低電池的儲電能力。
其中一位主要研究人員 Nitin Choudhary 聲稱:「如果使用該超級電容器,只需要花數秒時間,你未來一星期就不用替設備充電了。」
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科學期刊《ACS Nano》上。
Photo from Phys.org
科學家目前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利用奈米材料,提高電池效能。同時,一些研究團隊也嘗試用石墨烯和其他二維材料來製作超級電容器。
但是,上述兩者的成功案例卻非常少。他們都面對著同一個難題:如何把材料與普通電池材料融合。
研究團隊表示,他們開發了一種簡易的化學合成方法,可以成功解決科學家目前面臨的困境,把普通電池材料與二維材料結合。
他們研發的超級電容器主要是由數百萬的奈米線組成,其表面上更添加了二維材料。它具備快速充電與放電的效果。而採用二維材料的超級電容器更能夠提高電池的效能,並且增加其能量密度。
大學助理教授 Yeonwoong Eric Jung 說道:「科學家早知道二維材料的巨大潛力,但在我們研究出新的製作方法前,沒有人能夠發揮二維材料的真正潛能。」
Photo from Phys.org
研究人員表示:「對於小型電子設備來說,我們製作的材料在能量密度、功效密度、循環穩定性能上,全部都比市面上的產品優勝。」
鋰離子電池普遍能夠在充電 1500 次內,電池性能都不會下降。相比他們研發的超級電容器,在測試過程中就算充電 30000 次,卻沒有出現電池能量下降的情況。
目前,研究團隊在申請發明專利中。雖然現在仍然不能使用在商業用途上,但他們認為該技術不但可以運用在不同類型的智能設備上,甚至會對未來其他相關研究產生巨大影響。
資料來源:Ph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