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越關係新定義!習近平發表署名文章,強調中越「志同道合,攜手前行」!
在全球地緣政治與經濟格局快速變化的今天,中國與越南關係正迎來新的歷史機遇。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於今日(14日)在越南《人民報》發表署名文章,強調中越「志同道合,攜手前行」。從深化經濟合作到「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再到政治互信對經貿的影響,中越關係未來充滿潛力。究竟,這對雙邊貿易意味著什麼?超過千億美元的貿易額將如何再攀高峰?
中越經濟合作的深化與未來展望
中越經濟合作近年來穩步升溫,成為東盟與中國經貿關係的典範。2024年,雙邊貿易額突破2606.5億美元,連續四年超過2000億美元,同比增長13.5%。中國連續20年穩居越南最大貿易夥伴,越南則是中國在東盟的最大貿易國。未來,雙方將聚焦數位經濟、綠色能源及智慧口岸建設,推動跨境電商與供應鏈整合。越南積極參與中國主導的區域合作機制,如RCEP,預計到2025年,雙方投資項目將進一步增加,特別是在高科技與基礎設施領域,助力兩國經濟互補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與越南的角色
「一帶一路」倡議自提出以來,為中越貿易流通開闢了新路徑。越南憑藉其地理優勢,成為連接中國與東盟的關鍵節點。中越跨境鐵路、公路及港口項目,如老街—河內—海防經濟走廊,顯著降低了物流成本,促進了貨物高效流動。
2024年,中國企業對越南直接投資超過25億美元,保持較快增長。2024年,中越跨境旅遊合作區的設立,使「一日遊兩國」成為現實,帶動邊境貿易與旅遊經濟。中國對越南的基礎設施投資持續增長,涵蓋高鐵建設與清潔能源項目。越南則通過參與「一帶一路」獲取技術轉移與市場機遇,同時保持對項目選擇的謹慎態度,以平衡經濟依賴與自主發展。這些合作不僅提升了雙邊貿易額,還為區域經濟一體化奠定了基礎,推動中越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協同升級。
越南與中國經貿關係走向及政治影響
根據世界銀行2024年數據,越南對中國的出口佔其總出口的20%以上,顯示兩國經貿依存度高企。2024年雙邊貿易額達2606.5億美元,中國對越投資項目數量位居前列。然而,政治關係的複雜性為經貿合作增添變數。南中國海爭議雖未直接阻礙貿易,但越南對中國的經濟影響力保持警惕,尋求多元化市場以降低風險。習近平訪越強調的「命運共同體」理念,有助於緩解政治分歧,鞏固經貿互信。政治穩定與高層互訪將繼續為雙邊貿易提供保障,但越南的平衡外交將長期影響合作深度。
中越關係在經濟與政治層面的深化,為雙方乃至東盟區域帶來新機遇。從2606.5億美元的貿易額到「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合作,兩國正書寫互利共贏的新篇章。然而,政治互信與經濟平衡仍是關鍵。未來,中越如何在全球變局中攜手前行?這不僅是兩國的課題,也值得每位關注亞洲發展的讀者深思。讓我們共同期待這段合作的下一幕!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