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誠廢物】 習近平智囊:香港缺有能力愛國者 批假忠誠簡單 呼應「忠誠廢物」論
被視為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師」的政治學學者鄭永年,8日接受訪問時表示:「愛國者治港」關鍵是要發掘出「有能力的愛國者」,又批評香港不少建制派人士屬「假忠誠」。相關言論同內地體制內法律學者田飛龍早前稱中央不需要「忠誠的廢物」相呼應。
鄭永年目前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代行院長,他在接受鳳凰網專訪時表示:「愛國者治港」有兩個層次,第一個是愛國的立場,第二個是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他說:「想要解決實際問題,還是要看能力⋯⋯否則的話,那些假忠誠的也有⋯⋯」,又表示能將香港實際問題放在「一國」框架內解決的人,在兩地都是缺乏的。
鄭永年又以香港商界舉例,表示香港不缺「能人」,但單靠伯樂不行,還要有「找馬」尋找人才的制度化機制。他表示特區不應以個人出身判斷能力,對本地、內地或在香港的海外人才都要一視同仁,適當納入管治體系。
在訪問中,鄭永年主張香港政治空間應「少一些」。他表示「無論是左的政治、右的政治,無論是民主的政治、是非民主的政治,空間太大了,一個社會就沒有出息」,又說「很多人幻想通過政治來解決一切問題,但很多時政治是一切麻煩問題的根源」。他主張香港應效仿新加坡徹底解決居民住屋問題,才能在社會中培養「愛國者」,畢竟「有恆產者有恆心」。
鄭永年出身內地,在北京大學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後負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獲政治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一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工作,官至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一直深受北京信任,撰寫的《中國模式:經驗與挑戰》被列為中央黨校指定教材。他也曾提出香港「二次回歸」概念,並發表備受爭議的「應將清華大學改名為習近平大學」言論。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