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投資】軟銀投資Brandless、OneWeb和Wirecard接連失敗 孫正義為何跌下投資神壇?
近來軟銀(TYO:9984)願景基金投資的項目接連失利,創辦人孫正義面臨著投資生涯中的滑鐵盧。新冠疫情的來襲,市場環境動盪及公司投資決策失誤,願景基金投資的公司今年已有三家倒閉或破產收場,包括了美版「拼多多」Brandless、美國全球衛星網絡公司OneWeb和德國支付巨頭Wirecard(ETR:WDI)。現在的軟銀公司創下了上市15年以來的巨額虧損,旗下的願景基金投資失誤是造成虧損的重要原因。孫正義甚至需要出售阿里股份來用於股票回購和削減負債以自救。自此,孫正義似乎也跌落投資神壇。
Photo from 獵雲網
軟銀自開創以來,以高額資金的壓倒性規模投資了多家互聯網初創企業,其中阿里巴巴是孫正義最成功的經典投資案例之一。在2016年巔峰時期,軟銀更是獲得了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穆巴達拉等投資公司的資金,設立了擁有千億美元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該基金會由孫正義管理,主要為海內外的創新獨角獸公司進行投資,當時撼動了科技與金融界。
矽谷老牌風險投資公司Benchmark合夥人Bill Gurley曾把軟銀投資的錢比喻為資本武器。孫正義一直在改變投資的遊戲規則,他的投資作風向來特立獨行,並不按照市場公認的估值方法去估值,而是拋重金來投資那些不被看好的初創項目。
燒錢換估值,估值受質疑猛縮水
願景基金主要是向具有潛力的新晉獨角獸公司投資20%至40%來援助創辦人。孫正義也會大肆向外宣傳投資對象的發展前景,例如把地產公司公司Wework和交通網絡Uber(NYSE:UBER)包裝成高科技或AI公司,並且多次注資以提高企業的估值。Wework和Uber的最高估值成一度達470億美元和1000億美元。
然而在招股書公開以後,Wework和Uber的估值和業績被公眾質疑,公司財務和管治問題也一一湧現,導致這些公司的估值暴跌。估值泡沫的破裂和經濟低迷使軟銀承受巨額損失。有分析指出,若軟銀以相關領域的估價標準去為這些公司估值,而不是將它們視為高增長的科技企業,或許就可以避免這場悲劇發生。
共享經濟走下坡
孫正義曾非常看好共享經濟的發展,並大量投資共享經濟相關的創業項目,包括Wework、Uber、OYO等等。但事實上,共享經濟早在2019年就露出下坡趨勢端倪,市場交易增速放緩。伴隨今年的疫情問題,人們減少了不必要的人際互動,共享經濟再次面臨打擊。Wework、Uber和OYO等公司在虧損泥潭中越陷越深,不得不大量裁員。軟銀也為這些失敗投資而負債累累。共享經濟十年磨一劍,目前這些項目還沒盈利,投資人已等不及退出了。
Photo from Licensing
孫正義獨攬決策權力
軟銀有個治理原則就是「不擋孫正義的道」,投資項目一概都由孫正義一個人決定。公司同事在開會時都會給孫正義提供各種投資意見,但最終決定的仍是孫正義本人,因為他不喜歡因別人的意見而放緩自己的腳步。相比之下,大部分的基金會都會有幾個影響力人物,但在軟銀願景中只有孫正義才是唯一的關鍵人物。
在這幾起失敗案例中,孫正義也反省表示,最初公司內部曾反對他想投資的項目,但他把反對聲壓了下去,一手造成如今的局面。
過於看重公司優點,忽略缺點
孫正義投資風格向來激進,他不喜歡過多的思考,因為他更相信自己的直覺。在孫正義投資Wework和Wirecard前,早有聽說這兩家公司有財務造假的風聲。Wework曾被傳出經營現金流有嚴重虧損,還把財務報表上的經營成本刻意拉低。Wirecard則是被媒體爆出財務造假。但是,孫正義仍義無反顧的投資了這兩家公司。結果這些公司財務造假的消息被爆出且被證實以後,投資項目告吹,軟銀又面臨一次災難性的虧損。孫正義坦承,自己的投資決策出現重大錯誤,他過分放大了公司的優點,對缺點卻視而不見。
有部分批評者表示,孫正義的投資策略削弱了被投資公司的財務紀律。例如,Wework和Uber這類公司,投入了大量資金購買市場份額卻久久無法盈利,這讓投資者不得不懷疑孫正義投資的模式。
資金緊湊,影響今年投資項目
經歷2019年Wework和Uber兩個歷史性的投資失敗案例,投資者們對軟銀失去了信心,導致軟銀外部資金無法到位。軟銀面對資金緊湊問題,影響了更多的投資項目,很多初創公司都是因為軟銀資金無法準時到帳而被迫宣告死亡。今年的疫情更是雪上加霜,市場發展及其不穩定,Brandless和OneWeb至倒閉為止,都沒有收到軟銀曾答應提供的那筆投資基金。
Photo from Licensing
事實上,孫正義投資敗筆並不少。早在2000年互聯網成為趨勢時,孫正義因投資了雅虎等互聯網公司,資產曾超越微軟(NASDAQ:MSFT)創始人比爾蓋茨。然而,隨著網絡泡沫破滅,軟銀曾瀕臨破產,公司市值從2000億美元暴跌至20億美元。慶幸的是,軟銀在經歷三年的掙扎後,順利走出困境。因此,雖然軟銀正面對艱巨的困難,但不排除孫正義有化險為夷的可能性。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