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專欄】擁抱不確定性,對宏觀分析的反思
在發文的時間,整個世界的分析都大跌眼鏡,特朗普一個回馬槍令到整個世界股市都發生大跌。在這之前大家都極興奮上望31000-33000點,爭相後發先至看好A股,在早提本欄不停重覆強調「2019年A股也會在動盪中找到底位,三起三落,所以時機非常重要」;而我們在3月28日本欄中提出「股市或者會在近月內見頂,在第兩季至第三季間出現一個時間點,或者是一個低點。」。
我們在生活中做出的大大小小決策涉及了不確定性、風險、和偶爾發生的欺騙行為,就如同金融投資市場一樣充滿著不確定性。生活的決策更像是打牌一樣,而人的生活品質是決策品質和運氣的總合,就算你做出好的決策品質也不代表就一定能出現好的結果,過程中充滿著不確定性,「意料之外,才是真實的人生。」
2016年開始,在這同時發生了很多重要的事件,如英國脫歐,特朗普贏得美國總統,中美貿易戰等等。但你會發現市場對上述宏觀分析都是偏差,如英國脫歐當時大部份分析都是英國不會脫歐;特朗普不會贏得選舉,因為其風格比較飄忽,如當選股市會大跌;中美不會發生貿易戰,因為大家都會有雙輸的局面等等。
Photo from Blogger
筆者印象在炒股的經歷中最深刻是當年市場很喜歡猜測美國會否推出QE,或者今年會加息幾次。但結果每每都是錯誤,如上年很多分析對2019年會否加息大部份都是偏差。亦很多人提出股市是經濟因素相關,當年筆者跟友人笑言:「我想我打電話比耶論耶倫,她也會答不知道,唱好唱淡的理由自2009年從來都不缺,還是周期及圖表比估靠譜」。
在《黑天鵝效應》作者塔雷伯不斷強調市場的隨機理論,永遠都有黑天鵝的存在。他們都深刻了解市場擁有「不可預測性」,宏觀經濟走勢變化很快,即使是當時人也是幾乎無法預測,以策略代替預測判斷。
而橋水基金創辦人Dalio在《原則》裡說:「在那之後,幾乎所有我自認為知道的市場知識,都被證明是錯的。」擁有正確的心態,就會知道只要盡所能做好決策,但結果是並不是我們可以強求的。一場仗能不能贏,這不是我們說了算。而我們能做的是,能不能不要輸光桌上的牌,直接下桌走人,這就是我們自己的事了。
而筆者傾向的是相信周期去定制決策,其實筆者認為股市是「當時間到了,成交量會推動價格上升/下跌。」,股市的確有一定的周期規律,如2017年牛市,2018年熊市等。舉個例子,2007年大牛市高位是發生在2007年10月30日,2018年恆生指數低點在2018年10月30日,跟2007年一樣!
在2016年本欄提出2017股市上升的時間,坦白講誰會知道2017年會發生什麼事,只不過周期到了。同時提出2018年熊市的時間,又如何想到中美貿易戰呢?
Photo from Blogger
上星期正好有一個投資人最不理解,但正正經常有效的轉勢信號- 節氣。節氣從地球觀測,太陽一年裡在恆星間或天球劃過的軌道稱為黃道,以 360 度黃經來量度。二十四節氣正好把黃道分成二十四等份,即每個氣相差黃經 15 度。春分時黃經為 0 度,清明時黃經為 15 度。當然不是每個節氣及股市都有相關。5月6日恆指大跌1000點的時間,正好是中國二十四節氣的立夏。當然在運用廿四節氣測市時並不是說任何節氣都將會發生轉勢,而是指有發生轉勢的可能。但這去很多時間節氣都有一定啟示。或者周期及技術分析,有助大家去對抗宏觀分析的「不可預測性」,制定決策。
Photo from Licensing
(本文經由博客小龍授權轉載,並同意BusinessFocus編輯文章與修訂標題。文章內容為博客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Text & photos: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