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專欄】小米(1810)帝國
究竟一門生意怎樣才能做大做強呢? 如果巨鯨說,不關於產品的成敗,不關於公司的實力,你又認不認同呢? 筆者認為重中之重是在於領導者,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英勇的將領可以帶出一支好的隊伍。在我們投資學派裏,除左基本分析,技術分析,同時亦有另一種分析,就是背景分析。
技術分析主力著墨於圖表裏的成交及價格走勢,十分合適於散戶。由於資金額少,進出容易,靈活性大,當價格突破時,是散戶進場的最好時機,跟著大戶乘浪而去。基本分析主力著墨於公司過去的業績、業務健康狀況及經濟環境的影響,十分合適機構投資者使用。由於資金額比較大,投資的年期往往以年計,圖表的價格走勢圖亦是他們親手畫上。而另一種背景分析,坊間的書籍並沒有提及,同時也是基金經理常用的技術。也許並沒有列入金融科,所以坊間會提及的少之有少。
大家有否遇見過,當上巿公司換了第二個主席的時候,股價便會應聲下跌,排山倒海的沽壓,自此股價一沉不起,之後,業績開始走樣,業績虧損,管理層因私人理由或專注其他業務而離去,最後踏上供股之路。思捷環球(330.hk)相信大家還記得吧! 或許可以跟大家溫故之新。
1971年香港商人邢李源加入思捷環球,「ESPRIT」於1980年代一度非常流行,在鼎盛時期世界40多個國家設有分店,是青少年最受追捧的國際知名服飾品牌之一。1993年思捷在香港交易所上市,1998年在倫敦証券交易所第2上市。2008年邢李源辭去思捷環球所有職務,2010年,邢氏沽清所有思捷股份,其後股價一直繼續下跌,2012年宣佈公司資金斷鏈,並提出供股,向股民伸手取血,於2013年被剔出恒生指數成份股。巿場有句說話經常說: 成也主席敗也主席,分析過程之中,忽視公司的團隊的背景是十分錯誤。
Photo from 小米
分析小米集團
何解我會翻起舊帳,用七百字去講背景分析及思捷環球的故事,主因是近日小米集團(1810.HK)剛公佈業績,巿場分析員及股友都議論紛紛,又說同股不同權,股權不集中,又說圖表走勢一般,賺錢不派息等,硬是說不出重點。於小米集團上巿前,筆者記得也評論過小米,產品的毛利率不高,再加上新上巿暫不會考慮。現在股價由高位回落至每股11元的附近,是時候動真格手起筆來,唇槍舌劍,發表一下個人看法。
小米於2010年創立由雷軍和林斌創辦,最為人所知的戰役是紅米1,2013年以超低價人民幣799推出紅米1,吸引幾百萬人預定搶購新機,風頭直搶Apple(AAPL)的IPHONE,自始小米手機聲名大噪。在初步建立名聲後,小米組建生態鏈,進入不同行業,包括衣服、文具、背包、床上用品,階段性目的旨在老中青,男女老幼一律認識小米這個品牌,打造「小米」品牌效應。只用九年時間,2018年全年營業額錄1749億人民幣(同下),比較2017年增長52.6%,2018年經調整淨利潤上漲59.5%至85.55億元。從數字上,便可知道並非一般團隊可以創造得到的佳績。
Photo from 環球網
雷軍的轉裂點
上文提及,主席或創辦人是靈魂人物,成也敗也,對於主席的過去及辛酸事,基金經理都十分重視。講小故事之前先介紹一下雷軍的背景,雷先生1991年取得學士學位,於1992年加入金山軟件(3888.HK)擔任高級職位,2007年更成為首席執行管。之後亦擔任過Cheetah Mobile Inc.(CMCM)及YY Inc.(YY)的董事長。自2017年11月起出任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2017年12月起出中國質量協會副會長。現在他是中國大陸知名的天使投資者。巨鯨認為作為一個公司靈魂人物,最重要是領導力,而他是怎樣練成呢? 1998年聯想注資金山,雷生出任公司總經理,在他從程序員轉型為純管理者的七年之中遇上三大障礙吃盡苦頭,由一個完美主義者,不懂欣賞不懂合作,只懂跟電腦溝通的人當管理層,結果在金山裏每件事他都自己做,還要累得要命,苦盡甘來最後學會領導力,成就今天的他能夠創建及管理小米王國的里程碑。
領導者需要的元素
他學會了容忍精神,學會了欣賞別人,更學會了與人溝通,利用自己和自身以外的資源,通過對他人的積極影響,以達到從未達到過的目標。小米團隊在組建「小米」品牌的同時,組建了「鐵人三項」商業生態,分別是硬件、新零售、互聯網。硬件是指小米手機、小米手錶及其他小米生態鏈的產品,透過超高性價比的硬件吸引消費者進入小米生活圈和「新零售」。新零售有小米商城、小米之家和電商等等站點,留住客戶並不斷推廣和直銷產品。在消費者透過新零售購買小米的硬件後,就會登陸小米的互聯網世界,繼續在小米的商業體系消費,以小米手機為例,有小米金融、小米貸款、小米影音等APP,為小米集團的其他業務的提供大量的客戶。
Photo from Internet
雷軍現在不但是管理能手,亦是交際高手,更能邀請各路英雄加盟,不乏投資公司的猛將被挖角,現時為至小米集團已經孵化出四間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分別是紫米科技(生產小米移動電源)、華米科技(生產小米手環及自主品牌Amazfit)、納恩博(生產小米平衡車和收購Segaway)和智米科技(生產小米空氣凈化器)。只要這些企業一旦上市,立即可以為小米集團的投資變現,帶來巨量的收益。現時小米集團投資了過百家生態鏈企業,另外和開放「小米」予300家企業合作,未來前景可以很好。
除了生態鏈內的企業,小米集團同時投資了幾十家互聯網企業,例如愛奇藝(IQ)、小米貸款、老虎證券、KrazyBee、車車車險等等,只要這些企業發展成熟,能夠上市,即可為小米集團的投資帶來龐大的收益和變現,其中愛奇藝則在2018年在納思達克上市,而老虎證券的向上融科(TIGR)上周也成功在納思達克上市,市值14.4億美元,成功為小米集團帶來收益和變現。當前,港股市場仍在了解小米的同股不同權機制,產生折讓值搏,但時代是進步的,一旦與美國觀點同步,相信小米股價將出現大逆轉,升穿30天平均線是一個轉裂點。
(筆者沒持有上述股份)
鄭希鈉 (筆名:巨鯨) : 獨立股評人,「求知投資」教學網站創辦人,打正旗號打大鱷第一大幫派。
以上資訊純粹分享及個人見解,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本文經由博客巨鯨授權轉載,並同意BusinessFocus編輯文章與修訂標題。文章內容為博客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Text & photos: 巨鯨